当前位置:主页 >> 标法舆情动态 >> 食品安全动态 >> 小心自制食品,肉毒毒素可能要你的命

小心自制食品,肉毒毒素可能要你的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0-18  来源:湖北市场监管微信号
核心提示:经常有媒体报道,因食用自制食品导致肉毒毒素中毒。肉毒毒素听起来离生活很遥远,但它也可能潜伏在食品当中,带来严重的健康威胁。自制食品中为什么会出现肉毒毒素?怎么吃才能远离肉毒毒素的威胁?
  经常有媒体报道,
 
  因食用自制食品导致肉毒毒素中毒。
 
  肉毒毒素听起来离生活很遥远,
 
  但它也可能潜伏在食品当中,
 
  带来严重的健康威胁。
 
  自制食品中为什么会出现肉毒毒素?
 
  怎么吃才能远离肉毒毒素的威胁?
 
  一、什么是肉毒毒素?
 
  肉毒毒素是肉毒梭菌产生的一种毒素,是目前已知天然毒素和化学毒剂中毒性最强的毒性物质。根据血清反应特异性的不同,可将其分为A、B、Cα、Cβ、D、E、F、G共8型,其中A、B、E、F四个型别可引起人类中毒,又以A型致死力更强,1gA型肉毒毒素结晶可以杀死100万人。肉毒毒素对消化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酸和低温稳定,但对碱和热敏感,在正常的胃液中,24小时不能将其破坏,故可被胃肠道吸收。
 
  这种肉毒毒素有很强的神经毒性,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以运动神经麻痹症状为主,而胃肠道症状少见。它侵入人体血液循环后,主要作用于神经末梢,阻碍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肌肉麻痹。中毒患者早期通常会出现疲倦乏力、头痛、头晕等症状,随后有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及颈部酸痛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最终可能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肉毒毒素中毒病死率较高,为30%-70%,国内由于广泛采用多价抗肉毒毒素血清,病死率已降至10%以下。
 
  二、自制食品需警惕
 
  我国以家庭自制植物性发酵品多见,如臭豆腐、豆酱、面酱等,对罐头瓶装食品,腊肉、酱菜和凉拌菜等的中毒也有报道。由于肉毒杆菌厌氧及其芽孢抵抗力强的特点,在家庭自制发酵食物和罐头食品生产的过程中,加热的温度不足以杀死存在于食品原料中的肉毒杆菌芽孢,却为芽孢的形成与萌发及其毒素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则可能会导致中毒。
 
  不同地区引起的中毒食品略有差别,在新疆多为家庭自制谷类或豆类发酵食品,在青海主要为越冬密封保存的肉制品,在日本主要为家庭自制鱼及鱼制品,在欧洲多为火腿、腊肠及其他肉类,在美国主要为家庭自制的蔬菜、水果罐头、水产品及肉、乳制品。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物流发达,某些肉毒梭菌污染的食品经快递可送至千里之外,从而引起中毒。
 
  三、毒素加热即可消灭
 
  肉毒毒素毒性很强,但它也有很明显的弱点:怕热。肉毒毒素在高温环境里很不稳定,通常只要在75~85℃加热30分钟,或者100℃加热10分钟就可以将它们破坏。
 
  而肉毒梭菌产生的芽孢更难对付。肉毒梭菌芽孢抗热性很强,即使是高温处理也很难杀死,一旦条件合适,它还可以继续生长繁殖。当然,把少量肉毒梭菌芽孢吃进肚其实并没有直接摄入毒素那么危险。芽孢是休眠状态的细菌,它还没有恢复生长,所以这时候并没有毒素。而且,成年人的肠道里早已有稳定的肠道菌群,少量肉毒梭菌芽孢斗不过这些“地头蛇”,因此它们对成人的危险性相对较小。然而,在婴幼儿体内情况就不同了。由于肠道菌群还没站稳脚跟,肉毒梭菌芽孢在婴幼儿肠道中繁殖并产毒的风险更大。因此,可能被肉毒梭菌芽孢污染的食物(例如蜂蜜)不要给小于1岁的孩子吃。
 
  在食品加工中,人们也会采用一些方法来抑制肉毒梭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添加亚硝酸盐。除了添加亚硝酸盐外,加酸剂(肉毒梭菌在pH值低于4.5时生长会被抑制)、减少水分含量、加盐等方法也能帮助抑制肉毒梭菌生长,也可以几种方法同时使用。另外,还可以通过加入发酵剂和发酵基质来抑制咸肉中肉毒梭菌的生长。
 
  四、肉毒中毒如何预防?
 
  1.确保食品原料的清洁
 
  对食品原料进行彻底的清洁处理,以除去泥土和粪便。家庭制作发酵食品时应彻底蒸煮原料,加热温度为100℃持续10-20分钟,以破坏各型毒素。
 
  2.选择合适的储存条件
 
  加工后的食品应迅速冷却并在低温环境储存,避免再污染和在温暖或缺氧的条件下存放,以防止毒素产生。
 
  3.食用前注意
 
  从正规渠道购买食品(尤其是网购),对可疑食物进行彻底加热以破坏毒素预防中毒发生。
 
  4.安全生产
 
  工厂在生产罐头食品时,要严格执行卫生规范,彻底灭菌。
 
  5.特别注意
 
  不要给1岁以内的孩子吃蜂蜜。
 
文章来源:湖北省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处 
 
 
推荐产品&服务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