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广东梅州市平远县一户人家吃了采摘的野生蘑菇引起中毒祖孙三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此提醒广大市民:不要自行采摘、购买、食用个人采集的野生蘑菇等野生植物,预防误食野生毒蘑菇等有毒野生植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由于野生蘑菇种类繁多、难以辨别,为有效防控市民误食野生毒蘑菇引发中毒,快和小编一起来学习!
野生蘑菇种类多、分布广,6-10月格外注意!
我国蘑菇的种类繁多,超过3.6万种,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种,但毒蘑菇也达480多种。野生蘑菇能生长在各种环境中,如大山深处、丘陵地带,甚至沙漠里。
随着城市环境改善,居民小区的绿化带里也常能看到漂亮的蘑菇。
我国大部分地区6月至10月是野生蘑菇生长旺盛期,也是毒蘑菇中毒的高发期。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几种咱广东常见的毒蘑菇。
野生蘑菇中毒后果可能很严重
尚无特效疗法!
不同种类的毒蘑菇所含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症状也不同,以胃肠中毒型最为普遍。
一般误食毒蘑菇后,最短可以在10分钟、最长6小时后发病。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中毒症状,要立即催吐并送医。
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盲目自信不可取
这些民间辨别方法都不靠谱
在野外,无毒的蘑菇往往与有毒的蘑菇混生,外观相似,极易误采食。即使是经验十分丰富的生物学家,往往也需要借助专业仪器才能进行精准鉴别。根据“传统经验”来识别千姿百态的毒蘑菇,正是造成误食中毒的原因之一。
误区一: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
错!蘑菇有无毒素与颜色无关。比如,广东地区毒蘑菇中的“第一杀手”白毒伞是纯白色的,而具有鲜橙黄色菌盖和菌柄的橙盖鹅膏,却没有毒性。
误区二:与银器、大葱、大蒜、大米同煮后变色的蘑菇有毒
错!“银针验毒”实际是银与硫或硫化物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银,而蘑菇毒素不含硫或硫化物,不能产生颜色变化。
误区三:生长在阴暗潮湿或粪便上的蘑菇有毒
错!因为蘑菇有粪生或腐生。比如,口蘑生长在草原的羊粪上,而剧毒的鹅膏菌多生长在相对清洁的林地上。
误区四:有辛辣、酸涩、恶腥或其他恶味的蘑菇有毒
错!许多毒蘑菇都没有明显的特殊气味。
误区五:虫食或生蛆的蘑菇无毒
错!很多剧毒蘑菇成熟后常会生蛆或被虫食,如成熟的致命鹅膏菌也常被虫啃食。
远离蘑菇中毒
做到“三不”是关键
普通市民:做到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即不要随意采食野生蘑菇,也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野生蘑菇,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不能放松警惕,特别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绝不要轻易食用。
食品生产经营者:餐饮单位、食堂等食品经营者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自我管理,严格把好原料进货关,进货渠道要正规,并做好原料进货登记台账,确保所加工、经营的可食用蘑菇中未混入有毒蘑菇;单位食堂,尤其是学校食堂严禁采摘、采购野生蘑菇,严禁使用野生蘑菇作为食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