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标法舆情动态 >> 标准法规动态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污染控制规范》(GB 31664-2025)问答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污染控制规范》(GB 31664-2025)问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9-25  来源:食品伙伴网
核心提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污染控制规范》(GB 31664-2025)问答。
  (一)为什么要制定《食品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污染控制规范》
 
  3-氯丙醇酯是氯丙醇类化合物与脂肪酸的酯化产物,缩水甘油酯是脂肪酸与缩水甘油的酯化产物。在油脂精炼过程中,缩水甘油酯通常会伴随3-氯丙醇酯一起形成,3-氯丙醇酯含量高,缩水甘油酯含量也高。近年来发现,市售植物油和鱼油中3-氯丙醇酯及缩水甘油酯的检出率偏高。研究表明,3-氯丙醇酯及缩水甘油酯在油脂加工原料和未精炼的油脂中含量极低,而精炼后含量显著增加。优化生产工艺可以有效降低和控制油脂精炼过程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产生。
 
  (二)哪些措施可降低油脂精炼过程产生的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
 
  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形成的影响因素有许多,主要包括油料原料和加工工艺。
 
  在原料方面,油料质量、储存条件等因素会影响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前体(例如甘油二酯、含氯化合物)的含量从而影响精炼油脂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含量。
 
  油脂精炼脱臭是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主要产生环节。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就是脱臭温度和脱臭时间,脱臭温度的升高和脱臭时间的延长都会促进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产生。
 
  通过控制脱臭的温度和时间、提高真空度等工艺,可实现精炼油脂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有效管控。
 
  基于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在精炼油脂加工环节产生的途径、机理,制定《食品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污染控制规范》,一方面可有效引导油脂加工业优化工艺参数、改革创新;另一方面也能促进行业上下游联动,从种植、采收、加工等多方面推进,降低食品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污染水平,为进一步制定限量标准或相关政策管理措施提供技术基础,更全面地保障公众健康。

相关报道:关于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5)等32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2项修改单的公告(2025年 第6号)
 
 
推荐产品&服务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