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宝国教授
食品伙伴网讯,2021年1月8日下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在中国科技协会指导下,举办2020年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教授就“粮食安全--唤醒危机意识,杜绝食物浪费”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享。
热点六:粮食安全--唤醒危机意识,杜绝食物浪费
解读专家:
孙宝国 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
北京工商大学校长
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大家都知道民以食为天,粮食是构成食物最基本的原料,所以说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
大家都知道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全球食物不足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粮食安全成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数据显示,食物不足发生率由2014年的8.6%增长至2018年的8.9%;
最新版《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估计,2019年近6.9亿人遭受饥饿,与2018年相比增加1000万,与五年前相比增加近6000万,这种情况还是令人堪忧的。
据报告预测,在全球范围内,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到2020年底可能使长期饥饿人数新增超过1.3亿人,而到2030年可能有8.414亿人口面临食物不足的风险,粮食安全已成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
第二,我国粮食安全现状良好,但仍需有忧患意识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此次疫情全球蔓延,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的安全稳定。
但同时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未来30年中国粮食的需求总量会持续增长,国内粮食产需之间仍会存在较大缺口,我国粮食安全也将面临深刻挑战。
一是,部分粮食的进口依存度高。疫情中,多国对华的粮食供应出现变局,日趋严峻的国际环境,使进口原材料供应的不确定性增加,中美等国际贸易新形态对粮食安全及原料进口形成挑战。
二是,食物浪费现象严重。食物浪费的原因:
一方面来自供应链的不完善。我国每年仅在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浪费的粮食总量就达700亿斤以上,即有5.2%的粮食被浪费掉,相当于7300万人一年的口粮和近1亿亩耕地面积;
另一方面是过度消费引起的食物浪费。基于人情面子、事件性消费(满月宴/升学宴/谢师宴/寿宴/商务宴请等)、娱乐性消费等餐饮浪费风气需要纠正。
第三,科技是保障粮食安全与减少食物浪费的重要手段。粮食安全与食物浪费、人口增长、环境等因素具有重要关联。
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农业生产正在挤压环境安全的边界,对生物遗传多样性,氮、磷污染等造成严重影响。而科学技术将在农田使用,淡水资源,氮、磷污染等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因此我们要强化以食品科技委依托的粮食安全保障,研究“藏粮于食品”工程。要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积极开展粮食储藏、物流、加工等领域节粮减损等装备的研究开发,这都是食品工程研究的范畴。同时大力发展原料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相关技术,着力加速大宗优势农产品高通量检测分级、节能干燥、保鲜减损、初加工增值等相关技术,支撑产业技术提升和增值增效,加快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计”战略落实,同时我们还要研究“藏粮于食品”工程。
第二,发挥食品工业深加工优势,实现对食品原料的高值化、全利用。充分挖掘食品原料的有效成分,利用现代科技开发新资源食品,实现对粮食原料的高值化、全利用;
重视加工过程中品质调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明确功能因子的存在形式,稳定形态,朝着高效、节能、环保、营养、健康的方向发展;
强化相关技术成果推广示范,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减损。
第三,树立以节约粮食,爱惜食物为荣的新风尚。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节约为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食物消费氛围,做到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