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专业解读 >> 安全事件解读 >> 食品接触材料又添新标准——黏合剂

食品接触材料又添新标准——黏合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3-14  来源:食品伙伴网  作者:王艳艳
中共质检总局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核心提示:2024年2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等47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6项修改单的公告》(2024年 第1号),其中包括首次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GB 4806.15-2024)。标准进一步完善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标准架构,加严了食品接触用材质的管控限制。食品伙伴网对该标准进行了简要介绍,供大家参考。
   食品伙伴网讯 2024年2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等47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6项修改单的公告》(2024年 第1号),其中包括首次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GB 4806.15-2024)。标准进一步完善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标准架构,加严了食品接触用材质的管控限制。食品伙伴网对该标准进行了简要介绍,供大家参考。
 
  01

  定义和分类
 
  明确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的定义,即: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产生胶接作用的,直接或间接与食品接触的材料。根据是否与食品直接接触,分为两类:直接接触食品用黏合剂和间接接触食品用黏合剂。
 
  02

  基本要求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应符合GB 4806.1的基本要求,同时企业应注意减少使用量,降低残留量,做到全链条管控其安全风险。
 
  03

  原料要求
 
  直接接触食品和间接接触食品的风险不同,标准对两者的基础原料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具体参见标准附录A和附录B,分别给出了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食品用黏合剂允许使用的基础原料及使用要求。
 
  直接接触食品用黏合剂风险相对较高,管理更严格,其基础原料采用聚合物管理模式,仅能使用附录A及相关公告中列出的物质。间接接触食品用黏合剂基础原料可以用附录B及其他经过安全评估的物质。直接接触的基础原料也可用于间接接触食品用黏合剂。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 9685及相关公告的要求。
 
  04

  感官和通用理化指标

技术要求
项目
要求
检测方法
相关说明
感官要求
感官
色泽正常,无异臭、不洁物等
/
仅适用于直接接触食品用黏合剂层。
浸泡液
迁移试验所得浸泡液无着色、浑浊、沉淀、异臭等感官性能的劣变
/
理化指标
总迁移量/(mg/dm2
⩽10(婴幼儿专用⩽60mg/kg)
GB 31604.8
仅适用于直接接触食品用黏合剂层。鉴于婴幼儿食品大多数为小包装食品,接触面积与食品体积比远远大于 6:1,且婴幼儿群体单位体重摄入的食品量较大。为确保此类人群的安全,婴幼儿专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应根据实际使用中的面积体积比将结果换算为mg/kg,且限量为⩽60mg/kg。
高锰酸钾消耗量/(mg/kg)
⩽10
GB 31604.2
仅适用于直接接触食品用黏合剂层。
重金属(以Pb计)/(mg/kg)
⩽1
GB 31604.9
芳香族伯胺迁移总量/(mg/kg)
不得检出
(检出限=0.01mg/kg)
GB 31604.52
仅适用于含有芳香族聚氨酯等可能产生芳香族伯胺的黏合剂。测试应在黏合剂固化反应后,需用终产品开展芳香族伯胺的迁移量检测。
  05

  其他理化指标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的特定迁移量、最大残留量等应符合GB 4806.15的附录和GB 9685及相关公告的规定。

  06

  标签标识
 
  标签标识应符合 GB4806.1的规定。
 
  黏合剂产品应在标签上标示产品类别(直接接触食品用黏合剂、间接接触食品用黏合剂)。

  结语
 
  标准从迁移风险角度出发,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大类,针对这两类黏合剂不同的使用特点制定了不同的监管要求,包括原料、感官、黏合剂层的理化指标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将于2025年2月8日正式实施,标准正式实施后,相关企业应注意区分两类黏合剂,按照标准中的对应要求做好合规管控,保证黏合剂产品以及使用了黏合剂的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安全性。
 
 
 
推荐产品&服务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