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讯 2025年上半年,中国港澳台地区、美国、韩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对中国大陆出口食品预警2148批次。食品伙伴网利用自主研发的食品安全抽检查询分析系统,对2025年上半年预警抽检情况进行汇总,并分别对通报预警产品数量较多的美国、韩国、欧盟、日本四个国家、组织以及港澳台地区的产品进行分析,以供行业参考。
01
数据概况
通过统计可以看出,2025年上半年,美国通报对华预警产品数量最多,其次是韩国,详细产品数量见图1。
图1 2025年上半年各国家、组织及地区预警产品通报数量及占比统计图
所有预警产品中,通报数量位居前三位的类别为焙烤食品、蔬菜及其制品、食品相关产品。各类产品分类数量见图2。
图2 2025年上半年预警产品分类数量
预警产品所涉及到的主要不合格原因是标签不规范、其他类、质量指标不合格和农药残留超标等。不合格项目数量见图3。
图3 2025年上半年预警不合格项目数量
02
美国对华预警
2025年上半年,美国通报对华预警食品共计1593批次。其中,焙烤食品占较大比重。美国对华预警产品品类占比见图4。
图4 美国对华预警产品品类占比
美国对华预警产品主要不合格原因是标签标识不规范、产品拒绝进口、其他农药残留超标和有毒有害物质,详细不合格原因见图5。(由于具体不合格原因较多,数量小于10批次的均归为其他)
图5 美国对华预警产品不合格原因数量及占比
03
韩国对华预警
2025年上半年,韩国通报对华预警产品共计245批次。主要涉及食品相关产品、蔬菜及其制品、焙烤食品等品类。韩国对华预警产品品类占比见图6。
图6 韩国对华预警产品品类占比
韩国对华预警产品主要不合格原因是总溶出量不合格和聚丙烯不合格,详细不合格原因见图7。(由于具体不合格原因较多,数量小于3批次的均归为其他)
图7 韩国对华预警产品不合格原因数量及占比
04
欧盟对华预警
2025年上半年,欧盟通报对华预警产品共计122批次。主要为食品相关产品。欧盟对华预警产品品类占比见图8。
图8 欧盟对华预警产品品类占比
欧盟对华预警产品不合格原因主要是产品含有未经授权的成分、其他农药残留超标和甲醛迁移量不合格,详细不合格原因见图9。(由于具体不合格原因较多,数量小于2批次的均归为其他)
图9 欧盟对华预警产品原因数量及占比
05
日本对华预警
2025年上半年,日本通报对华预警产品共计88批次。主要为蔬菜及其制品、坚果和籽类和水产及其制品。日本对华预警产品品类占比见图10。
图10 日本对华预警产品品类占比
日本对华预警产品不合格原因主要是黄曲霉毒素超标、违规使用含硫添加剂,详细不合格原因见图11。(由于具体不合格原因较多,数量小于2批次的均归为其他)
图11 日本对华预警产品不合格原因数量及占比
06
港澳台地区预警
港澳台地区对大陆预警产品共计65批次。主要为食品相关产品、调味品和蔬菜及其制品。港澳台地区预警产品品类占比见图12。
图12 港澳台地区预警产品品类占比
港澳台地区预警产品不合格原因主要是蒸发残渣不合格、克美素残留超标和镉超标,详细不合格原因见图13。(由于具体不合格原因较多,数量小于2批次的均归为其他)
图13 港澳台地区预警产品不合格原因数量及占比
07
总结
从我国主要出口贸易国家、组织和地区的预警通报来看,被预警的主要产品品类为焙烤食品、蔬菜及其制品、食品相关产品、特殊膳食食品、水产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和调味品,通报原因包括标签不规范、质量指标不合格、农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和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建议出口企业研究掌握所出口国家、组织和地区的食品相关政策法规,关注动态变化,尤其是各类危害物限量要求,做好出口检验,以确保各项指标符合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