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标法舆情动态 >> 食品安全动态 >> 今日导读:“无菌蛋”不同于“可生食鸡蛋”;西餐店外卖原切牛排实为冷冻肉;商家回应方西瓜卖2999元(2025年08月12日)

今日导读:“无菌蛋”不同于“可生食鸡蛋”;西餐店外卖原切牛排实为冷冻肉;商家回应方西瓜卖2999元(2025年08月12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12  来源:食品伙伴网  作者:文雯
核心提示:2025年08月12日热点信息:“无菌蛋”不同于“可生食鸡蛋”;西餐店外卖原切牛排实为冷冻肉;商家回应方西瓜卖2999元;商家以鲜货为噱头实则用冷冻隔夜肉;兑换《长安的荔枝》尝鲜卡收到变质荔枝;面馆免费加面需餐前说被指虚假宣传;2025年7月份美国FDA拒绝进口我国食品情况(7月汇总)。
 
  近期,市面上出现声称“安全无菌、食用更放心”的“无菌蛋”,吸引众多消费者的目光,但也有人对“无菌”的声称提出质疑。鸡蛋作为一种食用农产品,要经过贮运、销售等环节,从科学客观的角度来讲,很难达到绝对“无菌”状态。因此,“无菌蛋”这一声称并不严谨,现行相关标准也没有“无菌蛋”这一概念。此外,“无菌蛋”不同于“可生食鸡蛋”,相比“无菌蛋”,“可生食鸡蛋”是更为综合的概念,需要严格落实养殖、生产、储运等各个环节的安全控制措施,确保无沙门氏菌等致病菌;同时满足生食场景下更高的质量要求,如无腥味、蛋黄流动性好等。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可生食鸡蛋的国家标准。从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角度来看,生鸡蛋可能降低消化吸收利用效率或引起过敏,甚至带来安全风险,熟制鸡蛋(如炒蛋、煎蛋、煮蛋等)更符合我国消费者食用鸡蛋习惯,更有利于防控微生物污染的风险。因此,不建议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免疫力或消化能力低下人群生食鸡蛋。鸡蛋经营者要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严格控制养殖、初加工、销售等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特别是不要做“无菌蛋”这种不严谨的声称。
 
  西餐店外卖原切牛排实为冷冻肉
 
  近日,福州一西餐店外卖平台虚假宣传“原切牛肉”被查。城门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在某外卖平台网络巡查时,发现一家西餐店宣传的“黑椒原切牛肉意大利面”存在疑点。其宣传图片看似诱人,但消费者评价称 “口感不对劲”,且图片中的牛肉疑似冻肉。执法人员固定电子证据,初步判定该店涉嫌虚假宣传。随即,执法人员到该店后厨发现冰柜里全是预包装冷冻肉,产品名称赫然写着“预制牛肉”字样,标签显示该牛肉为原料经过切割、调味、搭配组合的“速冻生制菜肴制品”。面对铁证,店主表示,为揽客用了“原切”噱头。执法人员当场责令立即整改线上宣传。对该店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城门市场监管所正式立案调查。
 
  商家回应方西瓜卖2999元
 
  近日,有网友反映,江苏无锡一家水果店名为“香川·善通寺”的方形西瓜卖2999元一个,引发热议,网友吐槽这西瓜价格绝了。8月11日,针对方形西瓜单个卖2999元一事,该水果店店员回应,店里售卖的方形西瓜为日本进口,售价2999元一个,之所以“很贵”是因为进口包含税率,西瓜不打药吃起来也很健康。该店员表示,是有顾客买的,主要用于装饰,可以放半年左右;也可以吃,口感和普通西瓜差别不大。
 
  商家以鲜货为噱头实则用冷冻隔夜肉
 
  近日,记者卧底陈双财·鲜货烧烤铺万家丽店发现,店内冷藏柜满是保质期30天至12个月的预制冻串,店员直言“除了蔬菜以外其他都差不多是冻货”,甚至隔夜肉回收再售、反复解冻。该店铺以“现切现串、鲜货不隔夜”为金字招牌招揽顾客,背地里却大规模使用长保质期冻货、回收隔夜肉反复解冻销售,这已构成虚假宣传且涉嫌商业欺诈。更令人担忧的是,反复解冻的肉类极易滋生细菌,操作间卫生管理混乱:苍蝇横飞、生熟混放,员工健康证管理形同虚设,多重隐患叠加,将食客置于不可预知的健康风险之中。该烧烤店的所作所为不仅是对消费者的公然欺骗,更触碰了食品安全的红线。
 
  兑换《长安的荔枝》尝鲜卡收到变质荔枝
 
  近日,有网友发文称,自己兑换了九一树下与《长安的荔枝》联名款荔枝尝鲜卡,收到的荔枝出现发黑变味的情况。该帖引发网友热议,评论区不少网友表示遭遇相同,还有网友指出早期兑换的荔枝品质明显优于后期批次。8月11日,九一树下客服热线工作人员表示,荔枝变质可能由多重因素导致,包括冰袋数量不足、高温天气影响运输过程,以及不同批次的荔枝品种差异等。工作人员介绍,本次活动荔枝发放分为多个批次,品种会根据上市时间进行调整。最后一批兑换卡于7月28日截止,所有订单已在8月5日左右完成配送,此时已属荔枝季末期,品质可能受到影响。“我们已对部分客户进行了售后处理,由于生鲜售后时效是24小时,建议收到后及时反馈给客服。”
 
  面馆免费加面需餐前说被指虚假宣传
 
  8月11日,有网友发文称,在上海市颛桥镇一家兰州牛肉拉面馆就餐时,被门口醒目的“免费加面”广告吸引,但吃完要求加面时却被老板告知:“免费加面指的是出餐前说需要多点面,吃完后续面要收5元。”该网友认为,商家用醒目的广告“设陷阱”,容易让消费者误解为用餐后可免费续面。8月12日,涉事面馆工作人员承认确有此事发生,并表示本来就是早上十五块钱的面,现在9.9元,另外加面的话是收费的。当记者表示门口的广告牌上写了“免费加面”时,工作人员解释称,如果消费者按照不做活动的价格来付费,才能免费加面。当记者询问,所谓的正价免费加面是可以吃完了再加吗?工作人员表示,必须在刚开始下面前提前说,如果吃完了再加面也是要收费的。湖北炽升律师事务所杨敏律师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家未明示免费条件涉嫌虚假宣传。8月12日,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颛桥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表示,商家是否构成虚假宣传,要看商家是否标注了免费续面的条件。他们将安排工作人员前往现场核实。
 
 
  2025年7月份,美国FDA拒绝进口我国多批次食品,产品不合格主要原因包括全部或部分含有污秽的、腐烂的、分解的物质或其它不适合食用的物质等。食品伙伴网提醒:美国FDA拒绝进口的情况属于一种预警提示,美国FDA并未对所有样品进行检测,而部分食品企业产品被拒绝进口,是美国FDA预警管理机制所致。对于出口企业应关注美国进口预警相关信息,当产品涉及进口预警相关问题,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具体应对措施请看相关政策解读。
 
 
推荐产品&服务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