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产业链 | 项目3 智能糖厂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1)研发制糖行业先进、完整、合理的工艺智能糖厂自动化、智能化系统架构等技术;(2)研发制糖全流程集中智能自动控制技术及软件包,实现现场操作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3)研发制糖高度信息化技术,实现数据自动上传、分析、处理、远程查看、远程维护等功能;(4)研发压榨整列五座分轴传动压榨机智能控制和传动效率提高技术;(5)研发制糖次高温次高压蔗渣锅炉智能控制技术。 考核指标:(1)全厂的控制和生产数据可视化在一间全厂集中控制与调度中心内实现,设备运行的自动化率达到97%以上;(2)压榨整列五座分轴传动压榨机的传动效率达到86%以上;(3)次高压蔗渣锅炉热效率达到88%以上;(4)百吨蔗耗标煤不超过3.8吨、吨蔗耗电量不超过30千瓦时、吨蔗耗新水不超过0.1吨;(5)项目实施期间,每年产生经济效益2800万元以上(以糖价的历史均价6000元/吨作为计算基准);(6)项目实施期间,在3-5家糖厂实现技术推广。 实施期限:2020年—2023年。 相关说明:公开择优。 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500万元。 |
广西科技强农八大工程 | 项目1 非洲猪瘟形势下规模猪场稳产复产生物安全措施的集成创新研究及示范 研究内容:(1)非洲猪瘟病毒流行病学研究与风险评估;(2)规模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集成创新与研究;(3)非洲猪瘟形势下稳产复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4)非洲猪瘟病毒快速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考核指标:(1)制定非洲猪瘟形势下规模猪场稳产和复产生物安全措施技术规范共20套,包括非洲猪瘟病毒监测评估技术规范;猪场生物媒介扑杀技术规范;饲料采购、加工及运输技术规范;猪场车辆清洗、消毒、烘干及评估技术规范;猪场人员进出技术规范;猪场猪群进出操作技术规范;生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兽医疫病防控技术规范;猪场粪污处理及资源化技术规范;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等。(2)获得ASFV毒株基因序列200条,阐明我区非洲猪瘟病毒遗传特性和分子进化特性。(3)构建非洲猪瘟预警模型,建立一套非洲猪瘟预警预报的标准操作程序(SOP)。(4)开发ASFV抗原、抗体快速检测技术5种;组装诊断试剂盒(试纸条)2个。(5)创建非洲猪瘟病原阴性的示范性种猪场1个,在广西2个规模猪场进行稳产复产推广示范,项目期三个猪场的生产母猪年存栏达到5000头以上,年生产种猪40000头以上,年产值2.0亿元以上,年增利税2000万元以上。(6)项目技术成果在广西20个市县进行推广应用,项目实施期间,新增能繁母猪100万头,新增出栏商品肉猪2000万头,新增产值40亿元。 实施期限:2020年—2022年。 相关说明:公开择优。 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1000万元。 |
项目2 广西“双百”稻虾生态养殖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示范 研究内容:(1)稻虾养殖环境和水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小龙虾苗种分级培育新技术新模式集成与示范,小龙虾一年多造养殖新技术新模式集成与示范。(3)稻虾生态混养新技术新模式集成与示范,稻虾螺生态共作新技术新模式集成与示范。(4)小龙虾新型专用系列饲料开发与产业化示范;小龙虾特色风味系列产品开发与产业化示范。(5)稻虾生态休闲渔业新模式开发与产业化示范。 考核指标:(1)建立广西稻虾养殖环境和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平台1个;生产安全抽检结果准确率100%;示范基地药残、农残监测合格率99%以上。(2)实现广西小龙虾苗种分级培育,年生产小龙虾苗种6万尾/亩,累计生产小龙虾苗种1.2亿尾。(3)打造华南地区稻田小龙虾一年多造、生态混养、生态共作等生态养殖新模式,小龙虾单造亩产达到100kg以上。(4)开发小龙虾新型专用系列饲料3种;建立饲料生产线1条,年生产能力1000吨,累计生产小龙虾专用系列饲料1500吨。(5)研发小龙虾保鲜保活技术,离水保活时间比常规保活方法延长20%;开发广西小龙虾特色风味产品3个;低温预调理产品-20℃低温保存保质期达12个月以上,即食产品常温贮藏货架期6个月以上;建成小龙虾特色风味产品生产线1条,年生产能力1200吨。累计生产产品800吨。(6)建立广西稻虾科技示范基地,累计示范面积2万亩以上,培育亲本300万尾,新品种(系)销售1亿尾以上。(7)生产商品虾1200吨,其他水产品700吨,加工水产品800吨,专用饲料1500吨,直接经济效益2亿元,累计示范推广20万亩。 实施期限:2020 年— 2022 年。 相关说明:公开择优。 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1500万元。 |
|
项目3 广西“万亩百亿”油茶绿色发展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示范 研究内容:(1)油茶生态经济型品种筛选和种苗繁育关键技术研究。(2)油茶园艺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3)油茶低产林生态改造模式创新与示范,典型栽培区油茶绿色栽培模式集成应用示范。(4)油茶精深加工先进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油茶增值加工产品生产及综合利用。(5)广西油茶生态文化产业示范园建设与示范。 考核指标:(1)筛选出适宜不同生态区的经济性状和农艺性状优异油茶优良新品种10个。(2)形成健康种苗快速繁育技术体系1套。(3)建立集茶果采收、茶籽处理及贮藏的油茶(籽)处理关键技术1套;构建1套茶油精深加工工艺技术体系,提升茶油品质。(4)建立油茶绿色高效栽培示范园6个,总面积6000亩,达产后年产茶油达40kg/亩,总产值达2500万元。(5)建成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示范园3个,总面积2000亩,达产后年产茶油达20kg/亩,总产值达500万元。(6)建立油茶果(籽)处理车间1个,年处理茶果(籽)能力达5000吨;改建标准化茶油加工生产线1条、智能化茶油生产线1条,年加工茶油总能力达到5000吨;建立油茶副产品加工生产线1条。(7)建设油茶生态文化产业示范园1个,面积2000亩以上。(8)培训林农5000人次,销售种苗500万株,推广油茶新品种、良种15万亩;辐射带动广西油茶种植面积达900万亩,达产后年生产茶籽油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 实施期限: 2020年—2023年。 相关说明:公开择优。 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1500万元 |
|
项目4 广西香蕉矮化密植重大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应用 研究内容:围绕“香蕉矮化密植”关键核心技术,开展香蕉矮化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应用,香蕉矮化剂的研发、新植蕉、宿根蕉矮化技术、矮化后香蕉病虫害防控技术、水肥调控技术、矮化香蕉北移到桂中地带,拓展种植区域;矮化香蕉贮运关键技术、建立蕉果质量安全体系,最终将这些技术运用示范并推广种植,为提升香蕉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升级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考核指标:(1)建立广西香蕉矮化种质资源库1个,从国内外引进、收集或通过诱变等种质创新途径,获得并保存香(粉)蕉矮化种质资源10份以上。(2)筛选获得优良品系1~2个;建立矮化香(粉)蕉种质资源品种试验点3~5个,试验点总面积100亩以上。(3)研发香蕉专用矮化剂1个,并申请农药产品登记证、生产许可证各1个。(4)形成矮化香蕉贮运关键技术1套,实现从采摘,分级,包装到入库不超过6小时,预冷至果温20度以下的时间不超过12个小时,商品果储运损失率小于8% 。形成针对矮化密植香蕉的后熟技术一套,单次5吨以上的成熟均匀性大于90%,20-25度环境下货架寿命达到3天以上。(5)建立香(粉)蕉矮化密植示范基地5个,累计示范面积3000亩;香蕉平均亩产3200 kg以上,粉蕉平均亩产2800 kg以上,实现增产200kg/亩,增收产值800元/亩。(6)推广适合矮化密植的香(粉)蕉新品种6万亩以上。 实施期限:2020年—2022年。 相关说明:公开择优。 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500万元。 |
|
项目5 大宗食用菌功能化产品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1)开展银耳、秀珍菇、木耳等加工专用型品种(菌株)选育研究;(2)面向辅助调节代谢综合症和美容保健两个领域,开展食用菌功能活性物质作用机理和质量稳定性等研究,优化产品配方,建立产品质控体系,开发保健新产品;(3)开展食用菌基础营养、加工特性、功能成分等研究,建立质量标准体系,开发食用菌速溶营养滋补产品、功能性饮料等新产品,实现食用菌营养食品产业化生产;(4)以食用菌生产和加工副产物为原料,开展快速发酵、营养调配和工艺优化研究,开发复合微生物菌剂、饲料、调料等新产品,建立相关产品安全利用评价体系并进行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1)选育出富含特定营养成分的加工专用型食用菌品种(菌株)2-3个;(2)建立营养滋补品、功能性饮料、功能调料等食用菌产品加工相关新技术(体系)6项,研制保健食品、营养食品等新产品5-8个,其中获得保健产品批文2个以上;(3)设计和集成建设年加工食用菌能力5000吨的生产线3条,建立年处理能力2万吨以上的食用菌副产物循环利用示范区1个;(4)项目申请相关发明专利8-10项;制定相关技术规范6项;(5)建立接待能力在600人以上的培训示范中心1个,项目实施期内举办相关技术培训8-10次,培训人员2000人次;(6)项目实现期实现产值3亿元以上。 实施期限:2020年—2023年。 相关说明:公开择优。 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500万元。 |
1.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公开择优项目申报指南(2020年8月).doc
2.广西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20年8月)申报须知.doc
3.广西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20年8月)项目申报书.doc
原文链接:http://kjt.gxzf.gov.cn/dtxx_59340/tzgg/t6022189.shtml
本文由食品伙伴网食品资讯中心编辑,供网友参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