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专业解读 >> 安全事件解读 >> 如何辨别保健品是否虚假宣传?

如何辨别保健品是否虚假宣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7-20  来源:青岛市场监管微信号
中共质检总局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核心提示:保健食品是一种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因此针对保健食品的广告内容应当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注册证书或者备案凭证、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说明书内容为准,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这款保健品成分纯天然,绝对安全有效!
 
  这款保健食品吃了能治上百种病!
 
  这款保健品吃了能预防癌症,治疗癌症!
 
  ×××专家推荐,
 
  ×××协会认证,
 
  ×××患者亲身经历!
 
  类似的话术和广告
 
  是不是很耳熟?
 
  没错,包治百病、“专家推荐”、情感营销,这些都是无良商家虚假宣传诱骗消费者的惯用伎俩。在看到这类保健品广告宣传时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保健食品是一种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因此针对保健食品的广告内容应当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注册证书或者备案凭证、注册或者备案的产品说明书内容为准,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保健食品广告是否涉及虚假宣传,我们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甄别:
 
  1

  夸大宣传
 
  一些违法保健食品广告往往夸大产品功效,含有绝对化用语或不实承诺,如声称可以治疗某种疾病,使用“包治百病”“预防癌症”“纯天然安全无毒副作用”等用语欺骗、诱导消费者。
 
  广告法规定:保健食品广告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不得声称或者暗示广告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的;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保证。
 
  2

  必要标识
 
  广告法规定:保健品广告中应当显著标明“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保健食品标志和保健食品的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
 
  3

  虚构权威
 
  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以访谈、讲座、采访、座谈会等形式为幌子,邀请一些假冒专家、教授和老中医在现场讲授“养生”知识,顺便兜售保健食品。
 
  广告法规定:保健食品广告不得使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行业协会或者专家、学者、医师、药师、临床营养师、患者等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不得利用广告代言人做推荐证明。
 
  大家在面对诸如展板、宣传页、讲座、义诊以及所谓的“专家”、“名医”推荐等形形色色的保健品宣传时,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供稿:外资处
 
 
 
推荐产品&服务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