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人欢度传统佳节时,举家欢庆、走亲访友时,中国白酒必不可少。2022年春节酒市,市场普遍声音是高端白酒相对畅销,需求仍然较高,多以走亲访友的礼品用酒需求为主。从价格段来看,高端白酒依然为春节动销主力,中高端白酒次之。对于终端动销情况,多家主流券商给予了“符合预期,良性稳健”的评价。
2月7日,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春节旺季白酒名酒企回款基本维持在30%-40%。名酒维持一贯的稳定性,春节旺季白酒动销表现保持了平稳,市场情绪有望逐步转暖。
华鑫证券认为,白酒市场春节反馈正常,好于年前偏悲观预期,一季度开门红在即。高端酒仍旧稳健增长,“茅五泸”批价比较稳定,未见明显回落;次高端酒节后表现可圈可点,汾酒省内回款和动销好于预期;酒鬼酒省外开拓顺利且内参批价稳定;舍得酒业回款和动销好于预期。地产酒中,苏酒和徽酒受疫情影响最小,加上春节管控放松带来人员流动明显增加,回款进度和动销情况均好于去年同期。
冷热不均 分化的白酒市场
多家白酒经销商则表示,由于疫情影响的延续,多数人选择就地过年,聚餐、聚会等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导致今年春节期间再次出现“旺季不旺”的现象。
春节白酒动销不及预期并可能影响今年一季度净利润,部分酒企年初呈现高开态势,但在白酒高端化以及存量竞争的趋势下,市场终端头部与二三线产品分化严重。有分析人士认为,春节期间白酒销量可占据上市酒企营收比重的四分之一甚至是三分之一。春节若不及预期,直接影响一季报业绩。本来2021年财报呈现疫情恢复后高基数的特点,这也给今年一季报带来挑战。
除了市场表现冷热不均,业内对于白酒市场的分析,也出现分化。国海证券在研报中指出,节前市场普遍认为白酒春节动销预期不高,首先是因为近年来春节旺季的时间逐步延后且拉长,导致节前两到三周动销反馈平淡;其次是疫情散点暴发在一定程度上对消费场景产生影响;另外是部分全国化次高端酒企招商铺货后基数被拉高,导致今年同比降速。不过国海证券还指出,自节前最后一周开始至今,白酒终端动销快速转热,今年春节表现依然强势。近年来,诸如“随用随买的消费习惯”、“随时随地便利购买”等旺季动销特点,决定了白酒节前的表现并不能反映全部情况,在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改变后,节后动销热度仍高。白酒旺季销售的实际表现并不差,反而较强势。
除了整体市场的冷热不均,市场分析还认为,高端名酒白酒市场依然被看好,而非名酒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东吴证券认为,高端酒动销较好,送礼场景强,次高端和地产酒动销平稳,宴席和走亲访友场景有所恢复。中信证券也提到了高端名酒批价坚挺、动销稳定。
酱酒市场格局将面临新变化
整体来看,今年春节期间,高端好于次高端,次高端好于中高端,下滑最严重的仍然还是区域品牌。
对于2022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年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做出了安排: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积极鼓励和优先扶持专精特新类产品发展。
在中央确定新一年经济发展主基调之后,那些处于底层竞争、乱象丛生的行业和领域,2022年里势必会遭遇来自于国家政策、行业监管、市场自律、优胜劣汰等多个层面的“清洗”,并因此逐渐改变市场格局。
可以预料的是,2022年酱酒市场会经历洗牌,杂牌产品、贴牌产品、冒牌产品、擦边产品面临淘汰,这就意味着,“酱酒热”或许要从底层市场出现大的变化,并因此改写市场格局——酱酒市场最终会让那些品质致胜者真正胜出,让实力厂家占据优势,让做事靠谱的酒商获得提升空间。这一点,可以从2022年1月26号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文件中找到政策依据。文件要求贵州省要“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所点名的行业包括酱香型白酒。
高质量发展,背后带来的是高质量监管,也是酱酒寻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对于白酒产业来说,酱酒市场的2022年成为一个未知数。厂家热推、资本热炒、经销商热捧,但消费者却不急不缓,压力就都给了处于中间地位的渠道商、经销商。
从“酱酒热”到局部的“酱酒过剩”,近期也成为热议的话题。有相关人士表示,因“酱酒热”的吸引力,大量商家下场操作,带来的结果是短时间内出现了一大批酱香酒新品牌,而这些品牌中,又有一大部分是缺乏强劲的资本支持和长期的品牌规划的。
某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酱香酒整体的增速放缓了,品牌矩阵已经形成,有固化的倾向。白酒产业在升级,资源在向名酒集中,必然会有一些产能、品牌和渠道商被淘汰出市场。
为了集中更多能量赢得竞争,无论是产区还是企业,均在加快布局的步伐。作为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的仁怀市,更在2021年11月末公布消息,称已经在过去五年关停整治小酒企622家,完成改造提升319家。核心在于“减总量、控增量、保质量”,通过“兼并重组、整合关停、改造升级、转型发展”对当地的白酒行业进行彻底“手术”。
重要产区的资源“再分配”,在业内人士看来,本质上是白酒整体市场规模趋于平稳,白酒产区以及白酒企业的市场竞争必须建立在存量竞争的基础上,如何突破边际,寻找新的增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