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专业解读 >> 国外法规解读 >> 奶粉新政即将实施 国产奶粉和进口奶粉何去何从?(一)

奶粉新政即将实施 国产奶粉和进口奶粉何去何从?(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28
中共质检总局党组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核心提示:奶粉新政即将实施 国产奶粉和进口奶粉何去何从?
 

 自10月1日起,备受关注的《婴幼儿配方乳品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将正式实施,申请注册的国内外奶粉品牌需提供研发报告、研发能力等10余项证明文件。史上最严奶粉新政将给中国乳业戴上“紧箍咒”。
 

在新政将近一年的过渡期内,市场洗牌已经开始。国产小品牌纷纷停产或转产,甩货的同时期待“卖身”寻求出路;随着小企业促销力度的加大,甩货造成市场价格体系混乱,整个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国产奶粉大品牌业绩纷纷下滑;经销商观望情绪浓厚。而在注册制及跨境电商双政夹击下,洋奶粉日子也不好过,已有经销商伺机退出市场。

洗牌加剧 国产奶粉“最难熬”过渡期来了

 

小厂家:忙甩货 欲“卖身”寻出路

 

刚刚结束河南市场考察的君乐宝奶粉部总经理刘森淼发现,过去在三四线地区扎堆的杂牌奶粉已经出现缺货、断货情况,“这意味着部分小厂家已开始减产或停产”。
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滕佳材此前在奶粉配方注册制发布会上介绍,我国共有103家乳粉生产企业、近2000个配方,个别企业配方数量甚至超过了108个。一些企业盲目将配方作为市场营销手段,造成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过多、过滥。  

注册制新政除要求每个企业原则上不得超过3个系列9种配方外,其实施细则还要求企业提交包括研发能力及配方科学性、安全性证明等在内的10项申请材料。业内普遍认为,“研发能力”这道坎儿对于小企业来说很难跨越。  三元奶粉事业部总经理吴松航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包括陕西羊奶粉在内的一些小厂家旗下往往拥有几十个奶粉品牌,每个品牌年销售量只有几十万。由于没有研发能力,注册制正式实施后这些小企业可能只会拿到1个品牌,“如果一年做不到产值2亿元以上、2千吨产量,企业很难运营下去”。  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则向新京报记者透露,目前黑龙江等地的小厂正在急寻买家,但大企业在新政正式落地前不敢轻易行动,还有一些企业则在忙着转产中老年奶粉。  对于兼并小品牌,吴松航认为,目前许多大企业自身产能还没有完全释放,因此没必要加强收购。但国家未来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将减少,为拓展更广泛渠道,看中许可证的大企业可能会有收购意愿,但目前也在犹豫。  

 

大品牌:业绩下滑 待行业洗牌

 

对于整个市场来说,随着小品牌买赠促销力度的加大,竞争更加激烈,价格体系也更加混乱。贝因美近日在接受深交所问询时,就将上半年业绩大幅跳水的原因之一归结为小品牌集中抛售低价产品。


今年4月,贝因美在一季度报告中预计上半年可扭亏为盈,然而实际半年报却显示,其净利亏损为2.14亿元,同比跌幅达108.07%。9月2日,深交所向贝因美发出问询函,要求其就净利大幅下降、假奶粉事件及政策影响等问题作出具体解释。  

贝因美在9月20日的公告中解释称,受奶粉配方注册制影响,拥有较多奶粉品牌的奶粉企业及小品牌工厂在市场上集中低价抛售产品,造成贝因美奶粉销量及盈利能力明显下降。为应对市场竞争,贝因美增加了买赠促销力度,致使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13亿元,同比下降12.03%。  

值得关注的是,包括合生元、雅士利、圣元等在内的国产奶粉大品牌业绩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雅士利今年上半年净利同比下跌80.06%;2015年,合生元营养品业务贡献了82.4%的收入,作为主营业务的奶粉营收占比已下滑至17.6%。  

吴松航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中国市场上许多进口及国内大品牌的奶粉业绩均在下滑,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就是注册制。“杂牌子在大量甩货且力度很大,有些甚至买一赠一,这样促销根本不赚钱,就是想撤退,这也使得市场竞争加剧。”  许多业内人士将新政过渡期内的婴配奶粉市场形容为“最难熬”的时期。“我觉得过渡期应该加快”,吴松航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各企业自今年10月1日起开始提交品牌申请和研发报告等,对大企业来说并不困难,“但如果允许明年全年都可以提交申请材料,意味着不合规的小品牌还生产,即一边规范一边乱着,都很难受。” 


       渠道商:拿货谨慎 观望情绪浓厚

 

政策过渡期内,渠道商拿货则是愈发谨慎。业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作为婴幼儿奶粉销售的主要渠道,母婴店在2008年-2010年高速成长。为获取更多利润,许多母婴店主跨区域组建联盟,主推某一奶粉品牌,造成一些小企业生产了几十个品牌供不同县城售卖,但配方却完全相同。一些母婴店甚至主动在境内外厂家定制贴牌奶粉,间接造成了国内奶粉配方过滥。


君乐宝奶粉部总经理刘森淼说,有些定制奶粉到店价格为80元/罐左右,售价则可达到二三百元。许多母婴店主向他反映,新政监管会使定制奶粉大幅减少,暴利时代也将终结,但未来究竟选择哪些品牌还在观望,而一些老板已经做好用母婴用品替代奶粉赚钱的准备。

  

“渠道商也很痛苦。”乳业分析师宋亮说,过去大经销商会先打款再进货,现在则会先进货再根据售卖情况打款;过去是批量进货,现在多是进1个月的货,且选择的也是一些号称“硬通货”的大品牌。  

 

“渠道商比较谨慎,普遍观望,这也是导致行业不太景气的一个原因。”吴松航认为,提高行业集中度、扶持大品牌是乳业必然趋势,“其实没有必要犹豫”。  

 
 
 
推荐产品&服务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