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法舆情动态
 
当前位置:主页 >> 标法舆情动态 >> 标准法规动态 >>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十四五”食品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皖经信盐食〔2022〕45号)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十四五”食品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皖经信盐食〔2022〕45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4-08  来源: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核心提示: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安徽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强省建设)规划》和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4116”行动计划等精神,为加快推动“十四五”时期我省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安徽省“十四五”食品工业发展规划》。
各市经信局:
 
  现将《安徽省“十四五”食品工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022年3月25日
 
 
安徽省“十四五”食品工业发展规划
 
  食品工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是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消费需求的重要支撑,在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和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中具有重要地位。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安徽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造强省建设)规划》和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4116”行动计划等精神,为加快推动“十四五”时期我省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期间,我省食品工业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持续加快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品牌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食品工业保持稳定发展,对工业稳增长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2020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完成全省工业8.4%的营业收入,贡献了9.2%的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占全国食品工业的3.9%,利润总额占全国食品工业的3.4%。
 
  ——产业发展持续向好。顺应消费升级趋势,食品工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模式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2020年,我省规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175.3亿元,利润总额211.6亿元,营业收入利润率6.7%,比2015年提升1.4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营业收入比重由2015年末的70.2:14.9:14.9调整为2020年末的64.9:18.0:17.1。我省食品种类不断丰富,产品细分程度加深,新产品持续涌现,基本覆盖了食品工业主要行业门类,产品结构持续向绿色化、多元化、便捷化、品质化方向发展。
 
  ——产业集聚势头明显。大力培育市场主体,积极招引优强企业,形成一批主业突出、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力大的行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2020年,全省共有食品生产企业10241家,其中规上企业2183家,拥有古井、口子、洽洽、三只松鼠、中粮生物科技等9家主板上市公司。从区域看,皖北、皖中、沿江和皖南地区围绕特色和优势,食品工业集聚规模步伐加快,均形成了具备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从优势产业看,印发实施《促进安徽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白酒、坚果等优势食品行业分别拥有4家和2家上市公司,坚果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十三五”末,全省规上白酒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6.5亿元,产量位列全国第五位。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477.32亿元。茶叶出口量、出口额分别稳定在7万吨、2.9亿美元水平,分别位列全国第二、第三位。
 
  ——绿色食品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全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5195个,居全国第四位,“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率19.2%。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2个、“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8个。推动创建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个,建成国家级地理标志生产基地示范样板1个、全国绿色食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区2个。农业化学投入品持续减少,绿色食品标识知晓率持续提高,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稻米年产量320亿斤,居全国第六位,小麦年产量350亿斤,居全国第三位,玉米、畜牧、水产品、中药材等产量居全国前列,为我省食品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资源优势基础。食品工业通过对各类农产品原料的精深加工和高效利用,有效拓展提升了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链和价值链。
 
  ——食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坚决筑牢食品安全底线,“十三五”期间,全省没有发生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以及系统性、行业性、区域性质量安全问题。省、市、县三级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全面建立。《安徽省食品安全条例》《安徽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修订实施,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监管全面推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逐步建立。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特殊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管理办法,农产品和食品抽检量提前达到国家要求的4批次/千人目标,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
 
  ——技术创新步伐加快。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培育省级新产品172个、安徽工业精品31个、省企业技术中心69家、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7家。安徽中青检验检测有限公司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食品企业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示范中心”。洽洽食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盐安徽润华强旺盐业产品入选安徽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科技创新成果展。
 
  ——融合发展提质增效。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智能化水平继续提高,清洁生产程度继续提高,服务型制造水平明显提升。培育省级智能工厂10家、数字化车间47个、绿色工厂27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1家、工业设计中心1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3家、信息消费体验中心13家,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评定179家。三只松鼠、溜溜果园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企业上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应用案例。
 
  ——品牌创建卓有成效。创新开展“精品安徽·皖美智造”央视宣传,截至2020年,共有47家食品企业通过宣传助力快速发展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地位持续提升。食品企业品牌影响力与品牌运营能力逐渐增强。培育食品行业省消费品工业“三品”示范企业55家,13家企业入选全国食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典型成果展。加快建设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举办4届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培训班,累计培训企业420余家。
 
  当前,食品工业发展形成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一定的短板和问题。一是行业发展增速趋缓,2020年,我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6%。从三大食品行业全年利润增速看,食品制造业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低于全国15个百分点,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低于全国9.1个百分点。二是龙头企业牵引力和品牌影响力尚需进一步加强。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在全国乃至国际上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企业数量偏少,牵引带动力有限。区域公共品牌对企业带动能力不够强、资源优势发挥尚有不足,部分行业企业品牌影响力和效益不高、知名品牌较少。三是高品质产品供给不足,与市场需求还不够充分匹配。四是创新能力偏弱。产学研用结合还不够紧密,新产品开发、升级换代速度需进一步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尚需全面深入推进,食品精深加工和绿色制造程度还不够高。
 
  (二)面临形势。
 
  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安徽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食品工业的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随着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食品工业已经站到以绿色、健康、安全、方便为发展目标的新起点。我国经济发展前景仍然长期向好,庞大的内需市场将为食品工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通过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利于食品工业激发内需潜力,全面促进消费,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利于食品工业发挥更为重要的产业经济、消费经济、区域经济的拉动和支柱作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塑造新经济形态,有利于食品工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加快应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品牌意识日益提升,有利于促进食品企业进一步开发高品质食品。我省面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重构的新机遇,面临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等重大战略叠加效应集中释放的新机遇,生态环境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有利于我省食品工业发挥比较优势,加快产业融合,推进转型升级,建设现代食品工业体系,发展绿色食品产业。
 
  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全球疫情影响广泛深远,贸易局势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多;食品工业分化趋势加速、竞争更加激烈;我省食品工业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精准把握人民群众对高品质食品的新需求,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需求侧管理,提升行业创新水平,提高优质产品供给能力,推动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批示指示精神,围绕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方向,立足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保障食品安全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食品消费需求为目标,以推进食品工业提质扩量增效为主题,以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政策链“多链协同”为保障,以调整结构和产业升级为重点,以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为突破口,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路径,推进食品工业增优势品种、提一流品质、创徽派品牌,发挥安徽食品工业比较优势,着力在“四化同步”中全面拓展食品消费需求,培育重点优势产业和企业,积极融入长三角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我省食品工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加快安徽 “三地一区”建设贡献食品行业责任和担当。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充分调动食品工业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主动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依托我省优质生态环境和丰富农产品资源,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品质为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动食品工业品质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强化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食安安徽”品牌建设,建立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提升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
 
  创新引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引导食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中高端产品。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变革为机遇,着力推进食品工业生产、管理、营销模式创新,实现食品工业和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
 
  绿色增效。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节能低碳转型升级。培育食品工业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四位一体”绿色制造体系,加强设计、采购、生产、销售等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提升绿色食品供给能力,打造绿色食品产业链。
 
  品牌驱动。突出龙头企业品牌效应,提升中小企业品牌管理意识,加大品牌宣传和推介力度,深入挖掘安徽本土历史文化内涵,讲好安徽故事,打造徽派食品品牌,全面提升安徽食品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
 
  (三)主要目标。
 
  ——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全省食品工业企业规模总量力争达到4000亿元左右;食品工业利润占全省工业比重继续高于营业收入比重。形成一批产业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延伸配套性好、龙头牵引力强、产业融合度高的特色优势食品产业集群,食品工业综合竞争力有效增强。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比重进一步协调,高品质产品供给多样,从原料生产到食品流通全链条协同运作、高效便捷的食品供应链体系基本形成,食品制造业发展质量和集聚水平得到提高,产业布局得到优化。
 
  ——创新能力有效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新产品开发再上新台阶;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进一步普及,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加快形成。
 
  ——绿色发展加快推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进一步得到推广引用,生产能耗继续降低,精深加工程度进一步提高,绿色食品供给能力继续提升,食品工业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绿色制造体系更加完善。
 
  ——品牌影响持续扩大。企业品牌意识继续增强,品牌管理体系继续完善;培育壮大一批全国知名、竞争力强、信誉度高的“徽派”品牌,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品类丰富度、质量满意度、品牌认知度明显提高。
 
  专栏1  食品工业“十个一批”行动
 
  形成一批工业精品:强化工业精品理念,落实食品工业企业质量品牌主体责任,激发企业提升质量和品牌的内生动力,打造一批名品、名企、名牌、名家,培育一批品质卓越、技术领先、消费者认可、效益良好的安徽工业精品。 形成一批工业创新示范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高水平研发机构,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实力,提高协同创新水平,打造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 形成一批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示范企业:引导企业加快数字化改造,培育一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引导企业加快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控制和安全预警,提升智能制造和本质安全水平。推进食品工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支持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立面向生产全流程、管理全方位、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制造模式。 形成一批绿色发展示范企业:支持企业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持续提升绿色制造水平。引导更多食品企业、技术、产品、项目等纳入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推介目录,促进行业绿色化转型。鼓励企业优化产品设计、生产、使用流程,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 形成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示范企业:培育若干个面向行业或产业集群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聚集发展。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标杆企业。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与相关食品企业合作对接、落地实施。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体系,逐步覆盖食品工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 形成一批“三品”示范企业: 持续实施“三品”战略,引导食品企业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品质,强化品牌建设,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形成一批“三品”应用示范企业,引领食品行业聚力提质增效和产业优化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形成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推动食品工业与文化、康养深度融合,鼓励发展食品工业旅游、制造工艺体验、产品设计创意等新业态。培育一批食品行业工业设计中心,支持企业加强产品绿色设计,提升产品包装、生产品质与原料标准等设计能力。加快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和企业培育,引导食品企业加强供应链创新、定制化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创新模式发展,促进服务型制造模式深入应用。 形成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大型企业做优做强,引导中小型企业做专做精,在食品工业形成一批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大型骨干企业支撑力强、中小型企业特色鲜明的协调发展格局。挖掘发现一批食品“老字号”企业,推动“老字号”企业专业化整合、工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实现创新发展。 形成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围绕食品基础研究、重大技术应用、关键装备自主化、创新成果产业化开发、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等,形成一批技术公共服务平台。鼓励第三方服务机构开展食品行业符合性验证、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技术基础研究,提供政策研究、产业运行分析与预测、信息查询、知识产权分析评估和综合运用等服务。 形成一批产业集群:支持一批已初具规模、地方特色突出的食品产业园区,以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为引领,开展集食品研发创新、生产制造、检测认证、包装印刷、冷链物流、人才培训、工业旅游等为一体的现代食品工业示范基地建设,发展一批食品产业特色小镇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促进食品工业转型升级。
 
  三、发展方向和重点
 
  深入实施食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加快做大产业规模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增强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扩大重点产业影响力,积极培育未来食品产业,全面提高食品工业发展水平和供给质量,实现食品产业体系多元化、优质化、营养化和品牌化,推动与食品包装、食品机械、电商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构建食品产业生态系统。
 
  专栏2  “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
 
  增优势品种。增加中高端产品供给。发展健康化、个性化、时尚化、绿色化、功能化、方便化新产品。发展婴幼儿配方奶粉、营养品、辅食产品,不断提升婴幼儿食品功能和档次,关注新生代消费群体对健康、方便、休闲、美味、多样化食品的需求,开发适合中老年人的功能类、低糖无糖类、冲饮类、休闲类食品,积极推进传统主食及中式菜肴工业化、规模化生产,丰富预包装餐食、速冻食品等便捷的工业化产品,推动食品工业向产业价值链上游攀升。 提一流品质。引导企业深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加强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的一二三产业全流程质量管控。开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技术改造,推动“机器换人”,推广工艺参数及质量在线监控系统,提高产品性能稳定性及质量一致性,加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标准体系,开展重点品种和领域的标准制(修)订。 创徽派品牌。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提升产品附加值和软实力。鼓励企业明确品牌定位,围绕研发创新、设计创意、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制定品牌发展战略,构建全流程品牌管理体系。推动优秀地方传统特色食品传承升级,有效提升品牌辐射半径和供给能力。支持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开发自有营销平台,与大型网商平台对接。强化品牌服务能力,丰富“精品安徽·皖美智造”主题宣传形式,积极组织推荐企业参加知名食品展销会。加大“食安安徽”品牌宣传力度。积极挖掘新的品牌资源,逐步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品牌影响力的产品和知名企业。
 
  (一)发展方向。
 
  食品消费趋向绿色化、品牌化、便捷化。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递增以及新兴消费业态的迅猛发展,消费升级成为消费市场主旋律,食品消费选择呈现个性化、分层次、多样性趋势,绿色化、品牌化、方便化食品得到进一步发展。食品从提供能量为主向满足能量、营养、功能甚至情感和文化等多种复合需求转变。高营养密度、功能性、品牌知名度高食品受到消费者青睐,包装食品、自热食品、预制菜肴等方便食品品类加速成长。
 
  生产过程趋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使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发展势不可挡。食品工业从生产、加工、包装到物流、销售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食品工业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并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引入食品生产各环节中,推进高效生产、自动控制、质量在线检测预测等智能制造。“5G+工业互联网”加速发展,在食品行业产生更多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应用场景。
 
  企业发展趋向规模化、集约化、一体化。食品工业企业集聚态势明显。企业积极采取横向整合、跨界合作、拓展线上线下渠道等一系列措施,增强发展竞争力。龙头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建立自主可控的农产品原料种植养殖基地或与大批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种植养殖基地合作,食品产业链一体化、可持续、健康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食品工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的融合日益加深,企业更注重通过挖掘展现文化内涵、价值、情怀、意义和体验获得食品消费情感认同。
 
  技术应用趋向普遍化、精准化、功能化。随着食品工业科技进步持续展开,以及一系列生物发酵、蛋白合成、基因重组、膜分离、超临界萃取、超微粉碎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技术应用对食品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食品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农产品资源利用率、食品营养与健康功能显著提高,绿色加工、低碳制造、智能互联、品质控制等核心技术得到推广普及。加快应用营养组学、功能食品、传统食品功能化及新食品原料开发等关键技术。食品生产标准体系趋于完善,引导创制高效、营养、健康和高附加值食品,精准营养供给和智能健康管理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加快研究开发食品柔性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无菌灌装、新型绿色包装材料制备等领域共性关键技术。
 
  (二)发展重点。
 
  1.全力发展优势产业。
 
  (1)白酒制造业。
 
  发展目标:以现有古井贡酒、口子窖、迎驾贡酒、金种子酒四家白酒上市企业为基础,打造一批在国内具有更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白酒企业,建成全国优质酒生产、研发和原料、包装基地,构建“品牌强、品质优、品种多、集群化”的安徽白酒产业发展体系,提升安徽白酒在全国的品牌影响力。
 
  发展路径:顺应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趋势,不断优化白酒产业布局,坚持“产区+基地、数字+智能、质量+安全、精品+名品”, 持续推动白酒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品牌升级、产业升级,全方位提升白酒产业核心竞争力。按照规模化、集约化原则,引导市场要素资源向优势产区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产业基地集群。支持白酒企业合作、并购,实现优势互补,扩大产业规模,培育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加强品牌梯度培育,打造一批知名品牌企业。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智能设备投入,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提高企业工艺流程、生产装备、过程控制等环节的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水平。支持白酒企业注重科技创新,建立企业标准体系,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支持企业争创“中华老字号” “国家工业遗产”。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讲好品牌故事,创建特色小镇,促进酒旅文化融合,推进安徽白酒品牌向中国品牌、世界品牌转变,推动白酒行业从品牌带动向文化引领转变。鼓励白酒企业加大出口贸易、文化推广、海外开拓,进一步推动中国白酒国际化。
 
  (2)休闲食品业。
 
  发展目标:以三只松鼠、洽洽食品两家上市公司为基础,实现产品种类多样化、生产专业化、加工规模化、工艺现代化,打造一批在国内具有更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休闲食品加工企业,形成一批休闲食品加工业高端和知名品牌,建成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休闲食品基地。
 
  发展路径: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抢抓消费升级机遇,充分挖掘休闲食品健康休闲属性消费潜力,细分人群切入,有针对性地加快新产品研发制造,推出更多精品、爆品,扩大品牌和市场优势,巩固领军地位。加快合肥、芜湖、宣城、滁州、安庆、黄山等地坚果产业发展,推动行业智能化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推进坚果及其衍生产品精深加工,开发复合型坚果产品、植物蛋白饮品、坚果饮料、坚果代餐粉等健康、高端产品。依托宿州、淮北等罐头产业集群,加大果蔬贮藏和加工技术创新力度,发展水果精深加工,发展果酱、冻干果蔬、蔬菜汁、发酵蔬菜饮料、净菜、蔬菜膨化食品、果蔬粉、蔬菜脆片、具有特殊功能的花色蔬菜制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充分利用安徽丰富的谷类、果蔬林产品原料,积极发展健康性、营养性、多味性、个性化焙烤食品,重点开发低热量、无糖焙烤食品。适应休闲食品社交属性变化,引导企业进一步深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快线上电商、终端门店以及品牌宣传等全渠道营销模式创新。鼓励龙头企业整合全产业链,优化原料种植、生产布局,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
 
  (3)茶叶加工业。
 
  发展目标:精制茶加工业精深加工水平进一步提高,茶叶清洁化、标准化加工能力持续提升,推进茶叶企业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发展路径:统筹发展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推进茶产业全面振兴。支持茶叶企业实施加工生产线技术改造,建设高标准、无公害、清洁化茶叶加工基地,提升茶叶精制加工能力。优化茶叶生产区域布局,重点建设大别山、皖南山区名优绿茶、红茶、黄茶产业集群和亳州花草茶产业集群。鼓励龙头企业跨区域整合资源,形成资源集中、生产集群、营销集约新格局,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影响力。加强品牌推广和整合,推动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引导集群内企业标准协同、创新协同、资源共享。加强区域品牌宣传推广,大力宣传安徽茶品牌,弘扬安徽茶文化。引导茶叶企业树立品牌发展战略,努力将产品优势、产地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形成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的良性互动发展。鼓励围绕夏秋茶资源综合利用,开展茶食品、保健品、护肤品等深加工产品研发,鼓励以茶叶的萃取液、茶粉、浓缩液为主要原料加工饮料,推动茶叶加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发展茶叶新兴业态。加快茶产业与现代产业要素跨界配置,拓展功能模式,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茶叶电子商务发展,推进茶产业与生态旅游、文化创意、休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
 
  2. 加快提升重点产业。
 
  (1)粮油加工业。
 
  发展目标: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为契机,促进“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大力推进安徽粮油加工业品牌提升,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现代粮油加工产业体系,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发展路径: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粮食安全战略,充分发挥粮食主产区特色优势和实施绿色农产品“158”行动计划,招大引强,加快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围绕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皖北地区重点发展专用小麦、玉米精深加工、糯稻精深加工和大豆制品等产业;皖中地区重点发展主食制品、健康性食品及粮油机械;沿淮沿江带和皖南区域重点发展特色高端大米、方便休闲食品、杂粮主食化及高品质、功能性油脂。围绕产业链、产业集群布局,推动协同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做强做优做大。加快推进精深加工技术转化,引导粮食加工向酿造、调味品、健康食品、化工、医药、纺织等领域延伸,促进初级加工、精深加工和高值化综合利用协调发展。
 
  (2)肉制品加工业。
 
  发展目标:以丰富营养健康高品质肉制品供给为方向,提质发展肉类加工业,大力推进高附加值精深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加快培育以肉类产业链为基础、精深加工为突破口的肉制品加工业产业集群。
 
  发展路径:积极发展具有安徽特色的黄牛肉、皖西白鹅、安庆黑猪、无为板鸭、淮南麻黄鸡、符离集烧鸡等地方绿色食品区域公共品牌,积极开发牛羊肉、禽肉制品,鸡、鸭、鹅等禽类高档休闲熟食产品以及鱼虾蟹等加工水产品,促进我省肉制品加工业加工能力、品质、冷链流通能力继续提升。加快肉制品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肉制品供给体系,加快向集约、绿色、健康、循环发展的现代产业模式转型升级。重点发展冰鲜肉、分割肉、方便即食肉制品和发酵肉制品等,扩大低温肉制品、功能性肉制品生产,加快中式肉制品工业化生产步伐。提高肉制品加工全流程智能制造水平,加强肉制品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
 
  (3)乳制品加工业。
 
  发展目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奶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奶业生产与生态协同发展,乳制品加工水平进一步提高,乳品质量与品质保持稳定,龙头企业乳制品加工水平进一步提高,奶牛规模养殖比重、乳品质量安全水平达到全国领先。
 
  发展路径:支持大型乳品企业建设自有自控的奶源基地。鼓励乳制品企业开展生产监控检测、冷链物流系统数字化管理等技术攻关,加大原料检测力度,提高原料奶质量,提高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冷链运输、储存能力,提升企业奶源、产品、渠道全产业链竞争水平。鼓励乳品企业发展巴氏杀菌乳、灭菌乳、发酵乳制品,增加功能型乳粉、风味型乳粉生产,重点发展干酪、乳清粉等高品质乳制品,开发乳蛋白、乳糖、活菌型含乳饮料等产品,发展适销对路的低温乳制品。积极开展新型益生菌发酵、超高温瞬时灭菌、产品风险因子快速检测等技术攻关。加大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管力度,支持婴配乳粉企业依据婴配食品新国标要求,加快实施新产品研发注册和上市。支持奶业全产业链建设,培育一批奶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奶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产业链各环节分工合作、有机衔接,有效控制风险,确保乳制品质量安全。
 
  (4)饮料业。
 
  发展目标:稳步发展优质、多品种、高营养价值和经济附加值的饮料产品,着力增新品、延链条、创品牌。
 
  发展路径。适应健康型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特点,研发新的生产工艺提取更多种类的生产原料,实现更复杂的饮品配方,改良饮品的风味、口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充分发挥省内石斛、果蔬、茶叶、灵芝等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果蔬汁饮料、茶饮料、乳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以及低糖、无糖、含膳食纤维饮料,重点开发具有我省特色的绿色、营养、功能型饮料产品,推进饮料制品多样化和饮料包装制品个性化。加强黄山、六安、池州、安庆、滁州等地优质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天然矿泉水等包装饮用水。提升饮料装备稳定性、整线效率、自动化程度、在线监测能力。
 
  (5)方便食品业。
 
  发展目标:推进新配方、新技术、新工艺在方便食品行业应用,进一步扩大方便食品行业规模,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认可度。
 
  发展路径:顺应消费节奏加快和主食工业化发展趋势,发展多品种个性化、营养化、高品质的预制食品、休闲食品、方便食品。依托行业龙头企业,稳定方便面、挂面、粉丝等传统产品生产,增加其个性化、营养强化、健康功能等特性;持续推动“淮南牛肉汤”“黄山臭鳜鱼”等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加快“中央厨房”建设,促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开发速食粥、方便米饭、方便粉丝等中式传统特色食品,以及面食、米饭、菜、粥、火锅等自热食品。提升粮谷类、薯类、豆类食品的生产规模和产品档次,不断提升早餐麦片、玉米片、杂粮食品和脆片等新产品研发能力,开发营养、时令、方便、功能性强的即饮即食产品。加快物理、生物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研究开发冷冻调理食品、冷冻点心和营养型冷冻产品等新产品。
 
  (6)食盐加工业。
 
  发展目标:打造盐产业技术创新高地,以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为基础,建立具有区域影响力和特色的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基地,构建产销一体化发展格局。支持盐业物流配送网络体系建设,加强食盐储备体系建设,推动盐业企业做优做强。积极引导、共同构建“科学补碘”“科学减盐”的健康用盐饮食文化。
 
  发展路径:支持食盐生产企业创新工艺,研发功能多样、风味多样的高端盐产品;提倡推广“科学补碘”“科学减盐”的健康理念;推动生产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流通企业的食盐储备及配送体系建设,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进一步深化线上线下、国内国际市场融合发展,支持省内盐产品“走出去”;引导食品加工行业提升用盐标准和品质,推动盐业体制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3. 积极培育未来食品产业。
 
  随着以合成生物学、食品组学、食物感知科学为主的生命科学技术和以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和智能制造、增材制造为主的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研究生产营养靶向设计的精准营养产品,研究开发健康食品与科技结合的植物基和新资源食品、经功能设计的纳米技术应用食品、食品与文化结合的创意食品、食品与生态相结合的绿色生态食品、药食同源食品等未来食品。
 
  四、主要任务
 
  (一)“制造+服务”促高效融合。顺应技术革命、产业变革、消费升级趋势,加速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与传统加工制造技术的交叉融合,推动食品工业企业向附加值高的服务环节延伸、服务业企业向制造领域拓展,提升食品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鼓励龙头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向前延长产业链,打造“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产业联合体,向后延长产业链,与下游冷链、餐饮、物流等服务业融合发展,提升食品工业企业带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作用。
 
  专栏3  一二三产融合工程
 
  发展原料基地。立足食品加工需求,根据产业基础、区域布局和发展优势,结合加工原料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建设一批标准化、专业化、绿色化、品牌化的食品加工原料供给基地,稳定食品加工企业与原料基地的供需关系。支持打造集原料处理、加工制造、检测物流为一体的“中央厨房”模式,促进中餐食品工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     促进精深加工。围绕加快发展稻米、小麦、玉米、生猪、家禽、水产、中药材、蔬菜、茶叶、林特等绿色食品产业,加强科技、产业、模式创新,促进食品加工提质增效,推动加工企业由小变大、加工程度由初变深、加工产品由粗变精,不断适应市场竞争和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提升食品产品有效供给能力。     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态势。坚持市场导向,促进农业生产、食品加工、营销推广和终端消费的协同运作,建立从原料控制、食品加工制造、装备制造、安全控制、质量检测、食品包装、物流配送和市场推广、终端销售等为一体的完整食品产业链,培育绿色食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
 
  (二)“企业+平台”促创新创造。充分利用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调动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力量,加强食品工业关键共性技术、智能化技术和副产物高值化利用创新研究,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支持企业加大研发力度,不断开发出多元化、便利化、定制化产品,强化产品追溯能力、质量管控能力、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创新能力建设,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支持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技术研发,积极参与标准制定,提升精深加工能力,占领行业制高点。加强食品检测中心或检测实验室建设,加快发展快速检测、现场检测,积极培育第三方检测市场,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检测服务。
 
  专栏4 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推进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引导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产业创新联盟建设。推动食品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力争食品加工制造、营养健康、生物工程、智能装备、质量安全等科技产业协同创新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引导企业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健全标准体系。立足保证安全、规范生产、提高质量,加强营养食品、特色食品、生物发酵食品、方便食品等重点领域标准工作,以多层次、多元化、高水平、高质量的标准体系,形成食品工业新发展引擎。鼓励高端制造,提升营养水平,提高科技含量,强化高品质食品供给。
 
  (三)“智能+绿色”促转型升级。充分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模式,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为重点,支持食品企业技术改造,培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支持企业建设完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推进信息技术与生产管理深度融合;加强食品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标杆企业,打造龙头企业引领、细分行业推广、重点园区普及的“点-线-面-体”应用发展格局。以绿色原料、绿色仓储、绿色工厂、绿色园区为重点,构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体系。鼓励支持食品业加工企业探索多途径实现农产品及其加工副产物循环、全值和梯次利用,建立绿色、低碳、环保的内部循环经济系统,减少原料、包装材料、能源等资源用量,提高综合利用率水平和产品附加值。支持企业实施清洁化生产,大力推广先进节能节水技术,新型环保装备等绿色制造技术和装备应用,降低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品质。
 
  专栏5  工业互联网赋能工程
 
  建平台。支持食品企业探索建立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等新型制造模式。积极培育食品行业型、专业型平台,促进产业链高效协同发展,实现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创新。支持企业打造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企业实现工艺流程改造和要素优化配置,降本增效提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促应用。深化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在食品生产各环节的集成应用,加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培育力度。支持食品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加快传统制造装备联网、关键工序数控化等云化改造,推动更多企业上云上平台,促进中小企业的业务集成与资源配置优化。引导食品企业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推广应用二维码、电子标签等技术。推进工业APP创新应用,优化生产过程。 筑生态。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应用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运营服务商,打造一批面向食品工业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和典型应用场景,支持建立一批线上线下结合的新模式应用体验中心。加强面向食品工业中小企业应用培训,开展企业工业互联网改造诊断,强化标杆引领和示范,促进工业互联网应用推广。
 
  (四)“扶优+扶强”促企业培育。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服务,着力引育一批龙头食品企业,支持其培育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步伐,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整合资源要素,鼓励和引导经营业绩好、科技含量高、扩张要求强,且符合上市基本条件的成长性企业上市融资,逐步发展成为整体竞争力强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食品工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创新意识强的成长型小微企业,发展一批龙头企业牵头、家庭农场和合作社跟进、农户参与的食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专栏6  优质企业培育工程
 
  壮大龙头企业群体。持续发力推进百亿级和十亿级企业培育,引导一批在生产加工、品牌建设、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方面能力强的潜在龙头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和融通供应链,实现质量和规模同步提升。健全梯度培育工作机制,推动企业持续做强做优做大,鼓励企业专注特定细分领域,持续开展技术研发、工艺升级,形成一批发展基础好、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高成长性的“专精特新”企业。     促进融通发展。建设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平台载体,支持龙头企业整合产业链资源,联合中小企业建设特色产业集群。鼓励龙头企业对上下游企业开展供应链配套对接,与中小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构建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发展生态,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引导企业管理创新。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引导食品工业企业开展诚信管理体系评价,引导食品企业管理提升,鼓励推动组织管理变革,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大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力度,增强风险防范和价值创造能力。引导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员工凝聚力、创造力和认同感、责任感。
 
  (五)“存量+增量”促发展提速。大力培育食品行业市场主体,深入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结合全省食品工业整体布局,优化项目结构布局。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运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充分发挥企业、商协会、会展、产业基金、创投风投等平台作用,引进一批技术理念先进、带动能力强、集群效应明显的食品产业大项目,补齐产业链发展短板,推动产业发展。注重与上下游配套,积极推进项目落地。引导食品工业企业实施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精选一批有吸引力的项目和产品参加大型展会,开展贸易洽谈、展销展评活动,支持国内外各类产品推介中心宣传推介安徽食品。
 
  专栏7  “双招双引”推进工程
 
  推进“双招双引”。落实省绿色食品产业“双招双引”工作实施方案。充分发挥我省食品产业集群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需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瞄准世界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等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加强投资环境、招商政策推介,招引一批重点项目落地,立足于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等“多链协同”,营造宜业宜商产业生态。 强化融资服务。加大“技改贷”“专精特新贷”支持力度,引导食品企业积极参与“十行千亿万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专项行动,撬动社会资本投向绿色食品产业链,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投入的多元化投融资方式。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加大对绿色食品产业链信贷投入,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贷款难题。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与企业合作,通过减费降息、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等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六)“品牌+文化”促动力内生。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围绕食品全产业链发展,挖掘市场潜力,打造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持久生命力、产品叫得响、消费者认可的知名品牌,挖掘一批具有悠久历史和传统工艺的“老字号”品牌,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较强市场竞争力新品牌,加强品牌宣传,实现全域品牌、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兼容并进、融合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品牌企业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广升级和创新品牌文化。推行工业旅游,推动地市打造一批食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加大食品工业旅游宣传力度,促进食品工业与文化旅游资源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申报国家工业遗产,挖掘品牌历史内涵。
 
  专栏8  品牌提升工程
 
  培育食品企业品牌。强化企业品牌发展和竞争意识,以产业化构建品牌,以质量铸就品牌,以创新培育品牌,以诚信维护品牌,以宣传唱响品牌,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产品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高、覆盖面广、效益好的食品行业品牌。支持企业争创国家级和省级品牌示范,以品牌效应带动企业发展。 壮大区域食品品牌体系。鼓励发展“皖字号”品牌。积极推广、宣传食品产业区域公用品牌。紧跟消费趋势,提升供给能力,大力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引进发展上、下游产业及配套产业,将传统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结合老品牌优势、新市场需求和工业化生产,推进品牌影响力提升,引导形成差异化的产业竞争优势。 打造“食安安徽”公共品牌。在全省食品产业领域打造“食安安徽”公共品牌,培育“食安安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含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企业)3000家、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生产基地(园区)50个、食品安全街区(小镇)50个、食品安全示范县60个,建立起“食安安徽”品牌培育、认证和示范体系,形成标准化生产、产业化运营、品牌化营销的食品产业新格局,构建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的现代食品产业体系。
 
  (七)“线上+线下”促消费融合。加大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食品工业的深度融合。积极引导企业通过线上线下营销等多种方式畅通市场销售通道,引导企业大力发展“互联网+研发”“互联网+零售”“设计+用户”“制造+电商”“营销+社交”等创新模式,发展“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宅消费”模式,形成多层次、广覆盖、高效率的营销体系。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发展个性化、多元化定制,激活消费需求,拓展新的增长点。鼓励企业建设一批线上线下融合的信息消费体验中心。
 
  专栏9  消费拓展工程
 
  创新产品供给。牢牢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精准判断消费者需求和消费市场变化,推动食品工业向营养、健康、安全、多样、方便、美味的方向不断发展,不断开发中老年食品、婴幼儿食品、特殊配方食品等功能化、个性化产品,着力实现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高效供给,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挖掘消费需求。促进食品消费不断扩容、提档、增效、出新。引导食品企业加大技术、商业和管理方式创新力度。支持互联网平台企业向线下延伸拓展,加快传统线下业态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推动线上线下消费高效融合、大中小企业协同联动、上下游全链条一体发展。打造立体化营销模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鼓励借助新技术或第三方平台拓展线上销售、直播带货、社群营销、云逛街、云展销等新模式,促进品牌消费、品质消费。 加强物流服务。推进食品速冻技术、物流保鲜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提升企业冷链运输服务能力。加强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冷链运输物流领域的应用,加快打造集采购分销、温控仓储、检验检测、冷链运输、加工配送、展示交易、电子商务、终端连锁等功能于一体的全程温控供应链,着力构建“全链条、严标准、可追溯、高效率”的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保障食品消费安全,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要。
 
  (八)“龙头+配套”促产业集聚。以“抓龙头、补链条、延产业、育集群”为总体目标,培育一批引领食品全产业链发展的“链主”企业,引导食品工业龙头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以龙头企业、食品产业基地、特色食品产业园区为依托,落实食品产业园发展政策,打造一批集群平台。引导包装、检测、冷链、物流等配套企业向园区(基地)集聚,加速形成集聚效应,打造质量安全、绿色生态、节能环保、富有竞争力、具有安徽特色的食品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
 
  专栏10  产业集群培育工程
 
  培育集群创新体系。加大龙头企业技术中心、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建设力度,增加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食品装备领域制造业创新能力培育,提升设计、检测、冷链物流、营销等园区基础设施能力,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精准对接,降低中小企业成本。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开展食品产业协同技术攻关,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推动集群转型升级。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食品企业,支持集群内龙头企业建设食品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集群内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安全生产水平。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提升食品加工综合利用水平。 营造集群良好发展环境。因行业制宜提升园区内基础设施水平。鼓励集群所在地研究制定集群培育政策和措施,推进产业集群群长制、产业链链长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鼓励发展新型集群促进机构。加快集群宣传、交流、推介,提升知名度、影响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策引导。加强组织协调,发挥部门合力,落实国家和省促发展的各项财政、税收、金融、土地及减负等政策,运用好制造强省、民营经济以及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人才等政策,持续推进食品工业提质扩量增效,推动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全覆盖。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学研合作。依法依规引导科技、资金、人才、平台、项目等发展要素向优质企业、优质园区聚集。
 
  (二)营造发展环境。落实“一改两为”部署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一流营商环境。继续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大力宣传企业诚信、安全生产,激励企业诚信守法行为。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落实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企业主体责任,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加强食品安全本质管理。常态化实施“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提高服务效能。充分发挥行业商协会在加强政企沟通联络、推进“双招双引”、搭建行业发展平台、促进跨区域开放合作、推进行业自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行业整体水平提升。
 
  (三)加强产业合作。加强长三角区域产业协作分工,促进上下游深度合作。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汇聚要素,做强增量,推动补链强链延链。开拓省外、境外优质原料基地和市场,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促进产品、服务、资本出口,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参与国际竞争。鼓励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世界制造业大会、中国食品博览会等知名展会,引导企业积极开拓市场。
 
  (四)强化人才支撑。充分发挥企业家和科技人才的关键作用,加强食品工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大食品专业技术实用人才培养力度,鼓励本科高校、职业院校与产业精准对接,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展精准培养,积极开展实用技能和专业知识培训,建设一支具有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人才队伍。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引导各类人才积极参与食品工业发展,为食品工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关键词: 食品工业
 
推荐产品&服务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