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鸡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在肉品质遗传基础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鉴定出白羽肉鸡胸肌肉色亮度和红度形成的因果基因,并基于肉色关键变异遗传选择,建立了改良国产白羽肉鸡肉品质的选育技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PLOS Genetics)》上。
白羽肉鸡具有产肉率高的显著优势,胸肌重超过活重的1/4。然而,胸肌劣质肉问题长期存在,其中类PSE鸡胸肉表现为苍白、柔软和渗出的水样肉,导致持水力降低和深加工产品品质差,一直是遗传育种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解析类PSE鸡肉形成的遗传基础,研究人员对42日龄快大型白羽肉鸡胸肌肉色亮度L*值和红度a*值展开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孟德尔随机化检验,发现蛋白磷酸酶1催化亚基γ(PPP1CC)是肉色亮度L*值和红度a*值的关键候选基因。随后,在成功构建诱导型PPP1CC骨骼肌特异敲除小鼠基础上,解析了其调控表型形成的机制。发现骨骼肌特异敲除PPP1CC使得肉色亮度L*值显著升高,肌红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敲除鼠的肌纤维类型发生显著改变,快肌纤维(Ⅱ型)含量更高、慢肌纤维(Ⅰ型)含量更低,快、慢肌纤维标志性基因表达发生相应改变。对肌肉的靶向代谢组检测显示,敲除PPP1CC使肌肉中糖酵解的关键代谢物含量显著升高,导致在屠宰后转化为更多的乳酸和H+、肌肉酸化,形成类PSE鸡肉。
为了挖掘调控类PSE鸡肉的关键遗传变异,建立劣质肉的精准遗传改良技术,研究人员对候选变异开展了功能元件富集分析和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结果发现内含子突变rs315520807 (C > T)可调控PPP1CC 基因转录活性。与优质型地方鸡相比,白羽肉鸡rs315520807突变型频率高达50%,PPP1CC表达量显著降低,类PSE鸡肉发生率大幅增加。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等项目资助。孙嘉宏和杨欣婷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文杰研究员和刘冉冉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文章链接:https://journals.plos.org/plosgenetics/article?id=10.1371/journal.pgen.1011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