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标法舆情动态 >> 食品安全动态 >> 食品行业一周舆情信息汇总(2025.07.21-07.27)

食品行业一周舆情信息汇总(2025.07.21-07.27)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28  来源:食品伙伴网  作者:文雯
核心提示:2025年07月21日-07月27日食品行业舆情信息有:麻六记酸辣粉被曝发霉遭下架,代工商致歉并召回涉事产品;官方通报冻鸭肠伪造鲜鸭肠事件;杭州余杭自来水异味事件7人被严肃问责;顾客餐后腹泻餐厅无法自证被判赔偿;山姆超市频陷舆论风波;网购鸡枞菌种子种出毒蘑菇食用后中毒;瑞幸诉幸猫咖啡侵权获赔500万。
  食品伙伴网讯 2025年07月21日-07月27日食品行业舆情信息有:
 
  麻六记酸辣粉被曝发霉遭下架,代工商致歉并召回涉事产品
 
  近日,深圳、上海、宁波等地的消费者陆续在社交平台发帖投诉,在会员制超市Costco(即“开市客”)买到了发霉的麻六记酸辣粉。
 
  随后,多地消费者反映开市客下架了麻六记酸辣粉。开市客上海、深圳、苏州、杭州六地门店客服均回应麻六记酸辣粉确已全部下架,同时,开市客App目前也检索不到麻六记的相关产品。针对门店下架麻六记,7月25日,开市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近期例行商品品质巡检中,发现该产品存在质量波动。出于商品质量管控要求,主动暂停该产品销售。麻六记酸辣粉在开市客目前没有明确重新上架时间。
 
  据悉,麻六记在开市客售卖的酸辣粉,委托方是北京食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制造商为四川白家阿宽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7月27日,代工商四川白家阿宽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其收到客户和终端用户反馈,由阿宽食品代工的麻六记规格为270克的酸辣粉出现个别粉饼发白、发霉现象。阿宽食品第一时间配合客户要求对该产品进行全面严密排查,现发出召回通知,目前所有存在质量风险的该规格产品已全部下架,由公司进行进一步调查追溯处理。
 
  白家阿宽表示,经核查,问题集中在2025年6月16日、6月18日生产的、规格为270克的两个批次产品,主要原因是生产过程中消杀环节存在不足,可能导致部分产品受环境细菌污染,出现湿粉饼保质期缩短或霉变。目前,这两个批次产品的全面召回工作正在进行中。
 
  白家阿宽称,消费者可联系原购买商家办理退货退款,或者联系白家阿宽官方客服热线。白家阿宽将承担全部退货费用,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提供相应经济补偿,以弥补给消费者带来的不便。
 
  白家阿宽对此致以歉意,并称为杜绝类似问题,已严格按照客户要求,全面整治生产质量管理,加强消杀工艺管控,升级质量实时监测流程。后续将以更高标准管控生产全环节,确保产品安全。
 
  官方通报冻鸭肠伪造鲜鸭肠事件
 
  7月23日,成都市金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报称,7月21日,针对某社交平台账号@“火锅王-老伍”视频演示用猪血浆、鸭肠粉将冻鸭肠调制成鲜鸭肠的情况,金牛区市场监管局立即开展调查。
 
  经向当事人询问,@“火锅王-老”的博主 (视频拍摄、发布者)某自述,出于“展示个人技能、方便找工作”目的,独自摆拍将冻鸭肠调制成鲜鸭肠的视频并上传网络。其拍摄视频所使用的冻鸭肠以及食用级鸭肠粉、猪血浆为个人购买,均提供了购买凭证;拍摄完后鸭肠等相关制品未用于对外销售。该视频系个人行为与其他经营主体没有关联。引发网络关注后,博主本人主动删除视频。
 
  鉴于该博主其他视频曾出现金牛区某火锅店店名,该局对该火锅店的菜单、进货凭证、原材料库存等进行了调查和现场检查。经查,该博主曾于2025年6月底在该店实习,因未通过考核于7月初离职。该火锅店无鸭肠菜品,现场检查也未发现鸭肠、鸭肠粉、猪血浆等原材料。对于博主个人网上发布不良信息的行为,该局已抄告相关部门依法处置。
 
  杭州余杭自来水异味事件7人被严肃问责
 
  近日,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良渚街道部分区域出现自来水气味异常问题,引发广泛关注。
 
  7月19日,余杭区人民政府发布情况通报称,已初步查明导致异味的为特定自然气候条件下藻类厌氧降解产生的硫醚类物质,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溯源调查中,有关结果将及时公布。
 
  7月23日,杭州市联合调查组发布《关于杭州市余杭区部分小区供水异常调查情况通报》,经查,水样中检测出的硫醚类物质是一种有机硫化物,在水中较低浓度即可产生蒜味、沼泽味、腐臭味等异味。7月初以来,持续高温晴热,东苕溪仁和水厂取水口上游及周边一些水体藻类快速繁殖。随着前期降雨汇流,部分藻类及其降解产物(含硫醚类异嗅物质)汇集到仁和水厂取水口附近,并于7月16日凌晨进入取水口。综合分析,此次供水嗅味异常是气候、环境、水动力条件等多种因素叠加情况下导致的。
 
  此外,根据市委部署,市纪委市监委成立调查组,对相关单位和人员存在的履职不力、失职失责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依规依纪依法对7名领导干部严肃问责。
 
  针对供水异常导致用户净水器滤芯受影响的情况,免费更换净水器滤芯;考虑到受影响的2个街道49个村(社区)自来水用户近期供水管存水排放的实际情况,明确7月份水费全额免收;16-17日期间,2个街道有生产的食品企业生产的相关产品已进行封存。
 
  顾客餐后腹泻餐厅无法自证被判赔偿
 
  近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因食用生蚝引发的食品安全纠纷案,法院认定涉事餐厅未能充分证明其提供的食物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判决餐厅向消费者赔偿十倍餐费。
 
  据悉,2024年8月10日,消费者小李与朋友在某餐厅食用生食生蚝等菜品,共计消费416元。餐后小李出现多次腹泻症状,经医院诊断为急性肠胃炎。在与餐厅协商赔偿过程中,小李发现餐厅仅能提供就餐前三个月的生蚝检测报告,且该报告未采用即食生制水产品的国家标准,餐厅亦未对当日生蚝进行留样。小李据此认为餐厅销售的生蚝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导致其患病,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餐厅赔偿十倍餐费。
 
  庭审中,该餐厅辩称,其提供的生蚝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但并未提供相应有效证据,坚持认为小李无证据直接证明腹泻是在餐厅就餐生食生蚝引起,不同意小李的全部诉讼请求。
 
  法院认为,本案中,食品的生产者与销售者应当对食品符合质量标准承担举证责任。小李前往餐厅就餐,食用生蚝后出现多次腹泻症状并自行前往医院就诊。餐厅未将案涉生蚝进行留样,所提交的检测报告时间早于小李就餐时间,亦不能全面涵盖小李就餐时的食材,故不足以证明其提供的食物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且,小李发病时间与就餐时间接近,症状类似,且符合食物不符合卫生质量标准可能导致的症状特征。因此,小李提供的系列证据能够形成相对完整的证据链条,符合高度盖然性标准,足以认定餐厅提供的餐饮服务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山姆超市频陷舆论风波
 
  上周,山姆超市频陷舆论风波。先是被曝MM芥味籽肉松面包隐藏“转基因”标签,后又被曝出有机大豆发生质量降级,引发热议。
 
  事件一:山姆面包被曝隐藏“转基因”标签,企业回应
 
  近日,“山姆面包被指隐藏含转基因配料表”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据悉,7月21日,有网友发帖称,山姆会员商店的MM芥味籽肉松面包,以前的外包装上标注了配料表,现在改用新配方后,线下售卖的该产品外包装上,配料表都被隐去了,仅标注:配料成分见散装食品标签或线上产品信息。而在网友之前展示的线下售卖的该商品的配料表中,并不包含线上配料表中所展示的“转基因大豆油”成分等,此事引发网友热议。
 
  据查询山姆会员商店小程序购物平台,发现该款MM芥味籽肉松面包的配料表中,确有“转基因大豆油”成分。
 
  7月22日晚,山姆客服专员就此事回应称,“经查询,系原料中的沙拉酱、肉松使用了转基因大豆油。商品均由正规渠道引进,品质有保证。”针对配料表隐藏不显示的情况,该客服专员表示,该款是散装商品,包装标签上会有字数限制,消费者可以在App的商品详情页面及门店货架上看到详细的配料表。
 
  7月23日,沃尔玛方面就此事回应称,山姆高度重视会员的体验,也非常重视会员们的反馈。该商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关于该商品的配料,山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已对所有配料信息进行了展示,但由于散装商品磅秤标签的字符限制,采用了门店货架公示与App详细展示的方式,确保会员在线上线下都能了解到详细的商品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根据会员们的前期反馈,公司已与供应商一起对面包的原料进行了更新,以持续满足会员们的需求,更新后的商品将很快上架供会员选购。
 
  事件二:山姆回应有机大豆质量降级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山姆销售的有机大豆发生质量降级,之前外包装显示质量等级为1级,现新上架的Member's Mark有机大豆2kg的质量等级为3级,蛋白含量由36.4变为33.8,但价格仍然是36.8元。同时,该商品的原料产地也发生了变化,之前产地为“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新品产地包括“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A)、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B)、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市(C),具体原料产地见生产日期前字母代码”。
 
  对此,山姆会员商店APP发布公告称,MM有机大豆已从普通大豆更换为高蛋白大豆。根据大豆国标《GB1352-2023大豆》进行计算,MM有机大豆的蛋白质含量达41.1g/100g,符合高蛋白大豆的国家标准。其在满足高蛋白大豆三级标准的同时,仍然满足普通大豆一级标准,请消费者放心选购。对于为什么营养成分表中的蛋白质含量不是41.1g/100g,文中指出,产品营养成分表中显示的蛋白质含量需依据国家有关蛋白质测量的标准进行计算(2016年的国标《GB 5009.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该标准中的蛋白质测算方法与前述大豆产品国家标准不同,因此导致产品营养成分表的数值有所差异。
 
  网购鸡枞菌种子种出毒蘑菇食用后中毒
 
  今年6月底,四川泸州农妇朱仕春网购“鸡枞菌种子”进行种植。然而,她和老伴食用种出来的菌子后却中毒送医。经查,两人吃的竟是毒蘑菇“青褶伞”。
 
  两人的儿子杜先生循着母亲的购买记录,联系了店家客服和短视频平台,客服仍然坚持菌种是可食用蘑菇,在多次交涉下,店家也仅是给予朱仕春仅退款的权益。平台表示,不会承担医疗费用,最多赔偿200元。
 
  根据店家所展示的营业执照,涉事店铺的注册地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他同步向信阳市有关部门投诉了父母的遭遇。但到7月22日,当地相关部门的回复,令杜先生觉得维权颇为困难:“他们说找到了这家店铺的法定代表人,但是该法定代表人说他不晓得在卖鸡枞菌种。
 
  目前,点击涉事商家购买链接时,店家已将”鸡枞菌种“商品下架,页面显示为”商品已失效“。但在多个网购平台,有大量店铺在出售”鸡枞菌种“,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销售量也从数十单到上万单不等。
 
  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研究员李小林表示,目前,鸡枞菌人工培育技术尚属前沿课题,全国尚未发放鸡枞菌种生产许可,网购平台上大量打着”鸡枞菌种“口号的商品,均是假货!
 
  瑞幸诉幸猫咖啡侵权获赔500万
 
  7月17日,广东高院公布一批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典型案例,其中一案涉及”瑞幸咖啡“遭”幸猫咖啡“商标侵权,获赔500万元。
 
  案情显示,杭州热流品牌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于2022年注册并开始使用”幸猫咖啡“商标,在全国范围内有86家加盟店。因各加盟店的咖啡杯、咖啡纸袋、店员服饰等处均使用与”瑞幸咖啡“相似的标识,瑞幸据此提起诉讼,请求判决热流公司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并赔偿500万元。
 
  法院认为,”幸猫咖啡“与”瑞幸咖啡“的商标在组合元素、构图及视觉效果上极为近似,已构成商标侵权。此外幸猫咖啡加盟店数量多、侵权范围广、规模大,且通过收取品牌加盟费获利丰厚,侵权情节严重,最终判定适用二倍惩罚性赔偿,赔偿数额总共为516万元。
 
  本文由食品伙伴网食品资讯中心编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news@foodmate.net。
 
 
推荐产品&服务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