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讯 2025年09月08日-09月14日食品行业舆情信息有:
“预制菜争议”事件
近日,罗永浩与西贝之间的“预制菜争议”持续发酵,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
事件起源于9月10日下午,罗永浩在社交账号发文吐槽,自己和同事去西贝吃饭,“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希望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用了预制菜”。随后,9月11日,“罗永浩吐槽西贝预制菜”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大量关注。
对此,西贝客服人员回应称,店内的招牌菜,牛大骨是每天早上现煮的,莜面也是店内工作人员现场手搓的,不存在预制。另外,店内的炒菜每天都是新鲜的蔬菜到店,现场炒制。
9月11日,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回应,将事件推向舆论高潮。他表示,事后,涉事门店立即进行了复盘。监控显示,罗永浩一行共点了13道菜,其中烤鱼和烤羊排未吃完。服务员解释,这两道菜制作复杂,上菜较慢。复盘菜品和接待服务后,西贝的结论是:菜品制作中规中矩,13道菜中没有一道是预制菜。每一道菜都有明确制作标准和工艺。贾国龙说,作为公众人物,罗永浩用极端表述伤害了品牌形象,“西贝后续一定会起诉他。”他同时宣布,自9月12日起,全国370家西贝门店上线“罗永浩菜单”,并将全面开放厨房和原料工艺,顾客可申请参观厨房,需佩戴防护工具,由员工带领观看任意菜品的制作过程。
对于西贝的回应,9月11日晚间罗永浩发微博表示自己“准备好了”,同时开始征集关于西贝是否使用预制菜的线索和证据,并称“如果有录像之类的、法律上可以采信的真凭实据,奖励十万元”。
9月13日晚,罗永浩发微博表示“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期待预制菜相关的国家法规尽快出台。”称自己“要去忙正事了”。
据媒体报道,9月14日,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某个行业群内的表态截图流出。贾国龙表示:“我应对方式有错,改。做饭的围着吃饭的转,你说咋好就咋办。”贾国龙称,西贝今后将“打明牌”,做一个透明的西贝,彻底向胖东来学习。另外,从西贝了解到,为了保证后厨的正常运行,9月14日中午该公司已发布通知,全国门店暂停后厨参观。目前,顾客、媒体记者暂时无法进入门店后厨参观、拍摄和直播。此外,“罗永浩套餐也已下架”。
然而在9月14日,随着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全部截图流出,图片下半部分其称罗永浩为“网络黑嘴”,罗永浩再度回应,“我刚看到后面被截掉的一半了,好,贾国龙,那这件事我们没法揭过去了。”
9月14日晚,罗永浩在直播间对此前“10万元悬赏征集西贝预制菜证据”一事作出回应,他表示将亲自提取现金,送至给西贝创始人贾国龙。
罗永浩指出,西贝如果是自家中央厨房给自己配送还好,但经媒体去其门店实拍,发现实际有很多国内预制菜巨头企业为其供货,并非西贝自有中央厨房。因此,无论从何种角度看,西贝宣称“100%没有预制菜”属于欺骗消费者。罗永浩在直播间进一步解释道:“之前我提出,如果有人能提供西贝使用预制菜的证据,我就悬赏十万。结果第二天他们自己就开放让全国媒体进去拍摄,也拍到了。所以这证据是谁提供的?其实就是他们自己公司提供的。在这种情况下,我要取10万元现金,装到牛皮纸袋,亲自交到他公司总部门口。”
值得注意的是,9月15日0时20分,罗永浩在下播后又在社交平台发文并艾特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称两人总是“我说几句,你说几句,容易各说各话。”并表示“媒体转来转去也容易出现信息偏差,我们还是找一个大的网络平台直播,当面公平公正冷静理性地对一次话吧。相信这也能澄清西贝的真相,并且对中国预制菜产业和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做一些贡献。”
9月15日中午,西贝发布道歉信。致歉信称,为了满足广大顾客的需求,让顾客拥有更好的体验,将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2025年10月1日前,西贝全国门店会陆续完成9项调整:西贝所有使用大豆油烹调的菜品,调整为使用非转基因大豆油;儿童餐吃光光牛肉焖饭牛肉酱,调整为门店现炒;儿童餐牛肉饼,调整为门店现做牛肉饼;儿童餐鳕鱼条,调整为门店原切大黄鱼,现炸现烤;烤羊肉串,调整为在门店现切、现串、现烤;猪排烩酸菜中猪排半成品,调整为生排骨,在门店现炒;酥皮肉夹馍卤肉,调整为生肉在门店现卤;手撕椒麻鸡,调整为生鸡在门店现煮;燕麦小米粥中的金瓜泥,调整为门店现熬小米粥,加入新鲜金瓜片熬制。此外,关于广大顾客关心的保质期问题,西贝正在与上游供应商积极沟通,在保证食品安全和库存周转的前提下,尽量缩短保质期。
海底捞小便事件涉案者父母判赔220万
今年3月,“男子往海底捞火锅内小便”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事发后,海底捞向法院对两名涉事男子提起了民事诉讼申请。近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涉案的唐某(男,17岁)和吴某(男,17岁)的父母,赔偿海底捞餐具损耗费、清洗消毒费、经营损失、商誉损失等共计220万。
此前报道
3月6日,有网友分享视频显示,疑有男子站在桌子上向火锅小便,很快,该视频冲上热搜。3月6日,海底捞官方回应称,已向多地公安报警。
3月8日,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发布通报称,3月6日,黄浦公安分局接辖区某火锅店报案称,网传“有人向火锅内小便”一事发生在该店内。经警方调查,今年2月24日凌晨,外省市来沪人员唐某(男、17岁)、吴某(男、17岁)等人进入该火锅店包间内用餐,唐某、吴某两人醉酒后分别站上餐台向火锅内小便,吴某还将拍摄的视频发布在网上。目前,警方已依法对唐某、吴某作出行政拘留处罚。
3月8日,针对警方通报有人往海底捞火锅内小便,海底捞方面回应称:“我们感谢警方快速高效查清案情,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我们强烈谴责此类毫无公德心且违法的行为,针对恶意传播者,我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鉴于涉事者为未成年人,我们呼吁避免对其个人及家庭进行不当传播或攻击,给他们一个接受教训与成长的机会。 海底捞始终将食品安全与顾客体验置于首位。目前,当事门店已将门店锅具、餐具(含筷子)全部进行更换,环境卫生按照搬家式清洁消毒。后续也将提升包间服务方式。此外,消费者还可通过门店明厨亮灶、后厨参观等方式了解门店后厨工作,请广大消费者放心!”
3月12日,海底捞发表关于上海外滩店事件的说明称,针对2月24日00:00至3月8日24:00期间在海底捞上海外滩店堂食消费的4109单顾客,将全额退还当日餐费,并额外提供订单付款10倍金额的现金补偿。此外,对于涉案的两名男子,海底捞已在3月10日向上海黄浦区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申请,坚决依法追究其相关责任。海底捞还表示,上海外滩店于3月7日立即调拨相应锅具和物料,并在3月8日凌晨2:17分至3:49分,将火锅锅具、餐具(含筷子)全部进行更换,环境卫生按照搬家式清洁消毒。若顾客希望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海底捞将全力配合,可联系上海市黄浦区相关执法机构,海底捞承诺依法承担全部责任。
服务区餐厅有老鼠活动,甘肃高服集团回应
9月10日,有网民在连霍高速公路布隆吉服务区(兰州至新疆方向)“尚味思”小吃店发现有老鼠在食品加工区域活动。
连霍高速布隆吉服务区负责人虎先生表示,服务区里的餐厅是24小时营业的,当时夜班的工作人员去上厕所了,导致老鼠没有被及时发现,事发后餐饮区已停业,所有食品已进行销毁,正在对各个区域进行消杀。目前,当地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已介入,督促落实该服务区餐饮点环境卫生整改。
9月11日晚,甘肃省高速公路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情况通报称,事件发生后,公司涉事服务区主动配合当地市场监管机构进行四个方面的整改:一是现场封处店面,抽样检测留样食品、销毁剩余食品,彻底清洗消毒店内设施设备,以阻断食品安全风险;二是强化灭鼠措施,加密挡鼠板、灭鼠胶板等防鼠设施,封堵下水及暖气管道口等易进鼠通道;三是深度清洁操作间、储物间、就餐区等区域并清理卫生死角,修缮破损门窗、墙面及排水管道,配备合规冷藏与消毒设备,为售卖熟食增加罩网,规范食品储存加工流程;四是进一步压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严格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对照服务区管理公司《餐饮经营项目管理办法》,细化服务区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确保服务区管理人员熟悉掌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警惕部分小学生中流行仿烟棒棒糖
据报道,近日,媒体记者走访河北廊坊、沧州、保定等地多所小学,发现不少学校附近的超市在公开售卖一款香烟造型棒棒糖。
此外,记者注意到,仿烟棒棒糖也在互联网电商平台上公开售卖。目前在售的产品品牌不一,也有无品牌、无商标的产品。商家介绍时多标注“学生趣味搞怪休闲零食”“趣味校园整蛊糖果”等标签。不少家长在网上反映孩子购买了仿烟棒棒糖。
一名家长表示,这款棒棒糖的外形和吸食动作与真实吸烟高度相似,容易让好奇心强的儿童和青少年对吸烟行为产生兴趣并加以模仿。
“仿烟棒棒糖将吸烟这个有害行为与吃糖这种愉快体验联系起来,淡化了吸烟的危害性,削弱了儿童和青少年的警惕心理。”一名小学教师呼吁有关部门,对这款棒棒糖的生产和销售进行严查。
两起学生肠胃不适事件
近日,广东、山东各通报一起学生出现肠胃不适事件。
事件一:广东汕尾陆丰通报94名小学生肠胃不适
9月12日,广东省陆丰市教育局发布情况通报称,9月11日上午,汕尾市普宁华美实验学校小学部94名学生陆续出现肠胃不适,学校第一时间将学生送往医院诊治。医院开设绿色通道,全力做好诊治工作。截至目前,所有学生情况稳定,已有85名学生返校返家,仍有9名学生应家长要求留院观察。事情发生后,陆丰市教育、卫健、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相关工作,具体原因正进一步调查中。
事件二:山东一学校部分师生腹痛呕吐,当地通报
9月13日,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联合处置工作组发布情况通报称,9月12日上午,兖州区朝阳学校部分师生陆续出现腹痛、呕吐等不适症状,学校第一时间将师生送医诊断治疗。截至9月12日22时,在院留观治疗138人,均为轻症。
事情发生后,兖州区立即成立由教育、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处置工作组,组织开展诊治、原因调查等工作。后续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贵州五星酒业声明:从未生产、销售“五星茅台酒”
9月9日,贵州五星酒业集团发布关于“五星茅台酒”事件的严正声明:近日,公司发现多个短视频及网络直播平台上存在大肆推销“五星茅台酒”的行为。抖音账号“反诈老陈的故事”亦发布视频指出以140元两瓶销售的所谓“五星茅台酒”存在重大侵权嫌疑,公司对此高度关注。
五星酒业表示,公司从未生产、销售或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生产、销售“五星茅台酒”。该产品涉嫌侵犯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相关注册商标权,同时也构成对公司企业名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及侵害商标权行为。
五星酒业称,公司早在2024年就已经就该款侵权产品(五星茅台酒)依法提起诉讼,并获得法院胜诉判决。任何单位或个人擅自生产、销售冠以“五星茅台酒”字样产品的行为,均属违法,公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一切权利,包括但不限于民事索赔、行政举报及刑事控告。
本文由食品伙伴网食品资讯中心编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news@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