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讯 2020年,“辛巴燕窝售假事件”曾引发人们广泛讨论,该事件判定的重要依据之一:检测报告中燕窝的唾液酸含量仅1.4‱,而《燕窝质量等级》(GH/T 1092-2014)规定干燕窝中唾液酸含量应至少≥5%,辛巴燕窝的检测结果与相关标准规定相违背。
那么,唾液酸是什么?唾液酸的功能是什么?各国对唾液酸应用又有什么规定呢?为此,食品伙伴网整理了唾液酸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唾液酸是什么
唾液酸(Sialic acid,SA),学名“N-乙酰神经氨酸”,是一类酸性九碳单糖,是所有神经氨酸或酮基-脱氧壬酮糖酸(KDN)的N-或O-衍生物的总称。
最初由科学家贡纳·布利克斯(Gunnar Blix)从牛下颌唾液腺中的蛋白水解物中分离得到,故命名为唾液酸。作为一种天然存在的碳水化合物,在生物体中分布很广,可形成不同的聚合物、复合物,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它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母乳,也存在于燕窝、牛奶、羊奶和奶酪等食物中。
二、唾液酸的功能是什么
在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表达是通过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进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而唾液酸可通过与蛋白质、脂质结合,完成对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进而发挥生物效应,这种“结合”被称为唾液酸修饰。依据唾液酸的这种生物效能,可将其应用于食品、保健食品和医药等领域。
在食品、保健食品方面,由于唾液酸是大脑神经节苷脂和糖蛋白的结构和功能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与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功效相近,因此可作为婴儿大脑早期发育的重要补充物质,但目前我国并未对唾液酸能否用于婴儿食品有明确规定。
在抗病毒方面,研究表明:唾液酸在抗流感病毒、多瘤病毒和轮状病毒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其机理是: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过程,首先是通过病毒衣壳上的糖链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的糖基受体而感染,而这些受体大多数具有唾液酸末端结合位点。生物体内游离的唾液酸或其衍生物可阻止这些结合,从而可起到抗病毒感染的效果。
在免疫方面,由于唾液酸在肠道内不会被消化酶降解,且糖蛋白对抵抗病原体有很好的辅助效果,并可提高免疫系统对病毒细菌的辨识能力,因此对生物体整个免疫系统有一定效果。
三、唾液酸应用依据是什么
早在2017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就已批准N-乙酰神经氨酸(即唾液酸)作为新食品原料。至此,使唾液酸在我国应用有了法定依据,使用要求如下:
本文为食品伙伴网食品安全合规事业部原创文章,转载请与我们联系。食品安全合规事业部提供国内外食品标准法规管理及咨询、食品安全信息监控与分析预警、产品注册申报备案服务、标签审核及合规咨询、会议培训服务等,详询:0535-2129301,邮箱:vip@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