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标法舆情动态 >> 食品安全动态 >> 食品行业一周舆情信息汇总(2025.02.10-02.16)

食品行业一周舆情信息汇总(2025.02.10-02.16)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2-17  来源:食品伙伴网  作者:文雯
核心提示:2025年02月10日-02月16日食品行业舆情信息有:顾客曝在火锅中吃出刀片牙龈受伤 各方回应;肯德基新品“吮指原味鸡蛋”被吐槽面糊裹鸡蛋;娃哈哈集团回应转让“娃哈哈”商标;“网红带货螃蟹解冻后全是黑水”被中消协点名;最高检披露“油罐车运输食用油”案进展;网店假冒“必吃榜”卖了100万单?平台回应。
  食品伙伴网讯 2025年02月10日-02月16日食品行业舆情信息有:
 
  顾客曝在火锅中吃出刀片牙龈受伤 各方回应
 
  近日,有网友发图文反映称在郑州一家海底捞火锅的餐品中疑似吃出刀片,导致口腔、牙龈被划伤,引发关注。
 
  2月14日,白先生自述在河南省郑州市海底捞火锅(富田·新天地店)就餐时吃出刀片,导致口腔牙龈被划伤。他称,2月4日在一份贡菜肉丸中吃出一个大概1到2厘米的断裂生锈刀片,擦了一下发现口腔内有轻微出血,但感觉不是很严重,当场便没有追究,只是退了相关菜品,也没有要求店方免单。回家后检查发现口腔内有两道豁口火辣辣的疼,店方让去打破伤风针并承诺会报销,但是打针后打针部位出现过敏溃脓,再联系时店方并未负责,还要求证明打破伤风针是由刀片划伤造成的。事后多次协商均未有结果,店方只建议走法律程序。
 
  针对此事,海底捞回应称,事发后门店随即提出陪同顾客去医院检查,但均被拒绝;随后,门店核查白先生吃出疑似异物前所吃菜品为蒸蛋,同时对顾客所点单的虾滑、贡菜丸子、蒸蛋等,同批次食品进行了仔细排查,经查,该顾客所点产品的资质、出品等均符合标准。目前,门店已主动上报属地食药监部门。事情发生以来,针对白先生的赔偿诉求,公司积极沟通,但顾客未提供任何就医凭证。2月13日,白先生报警后,属地派出所前来门店,警方向白先生确认其身份信息,但其未提供相关身份证件,因此警方建议白先生通过相关律师提取监控。公司建议顾客依法维权,门店将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管城分局航海东路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已接到反映,按照流程,若有消费者反映食品安全类的情况,他们会到现场进行食品安全检查。
 
  肯德基新品“吮指原味鸡蛋”被吐槽面糊裹鸡蛋
 
  2月10日,肯德基新品吮指原味鸡蛋上架,被消费者称像是“面糊裹鸡蛋”。多名网友反映,吃到了带壳的肯德基吮指原味鸡蛋。“吮指原味鸡蛋带壳的? 实在难以下咽。然后打电话过去说是弄错了,说是可能拿错了,拿早上的茶叶蛋炸了一下。”“原来吮指原味鸡蛋有壳儿的?所以剥了壳,这跟卤蛋有什么区别?为啥看到别人吃的都是没壳儿的?还去问了工作人员,先是跟我们说厨房做错了,要剥壳的,之后又出来解释就是不剥壳的。”“也没说吮指原味蛋有壳呀,下次吃我会记得吐皮的!”
 
  2月11日,媒体询问了肯德基官方客服,对方表示,“(根据)页面上图片,它这边是确实是没有壳的。因为它那个产品是需要以实物为准的,我在APP上看确实是不带壳的。”对于如果顾客吃到带壳的吮指原味鸡蛋如何处理,对方表示,“因为它那个是高温油炸的,应该是不带壳的。那我这边也是需要反馈到后台核实,因为餐品问题都是需要反馈到这个餐厅来处理的。”
 
  娃哈哈集团回应转让“娃哈哈”商标
 
  2月11日,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官网消息,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对“娃哈哈”商标进行转让,目前“申请收文”环节已结束,申请日期为2025年1月21日,而商标的受让主体未显示。
 
  2月12日午间,娃哈哈集团在官方微博发布关于“娃哈哈”系列商标转让的声明称,目前,“娃哈哈”系列商标共计387件正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由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集团公司”)转让至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下称“食品公司”)。
 
  “娃哈哈”系列商标初始登记在集团公司名下。食品公司成立时,集团公司以“娃哈哈”系列商标作为出资注入食品公司,该次出资经过评估并获得了当时主管部门的同意,“娃哈哈”系列商标也作为实物出资项下无形资产列入,同时部分商标以资产转让方式由食品公司向集团公司购买。据此,食品公司获得“娃哈哈”系列商标所有权,集团公司取得食品公司39%的股权。双方按规定向主管机关提交了商标转让申请。之后,因集团公司与外资公司之间历史纠纷的缘故,未完成商标转让的登记备案,并非因其他法律、行政法规所规定的禁止转让事由。“娃哈哈”系列商标登记在集团公司名下期间,食品公司作为商标实际权利人长期自用,并持续授权集团公司及其关联方使用“娃哈哈”系列商标。
 
  近期,为进一步提升集团公司合规化经营,通过对集团公司历史沿革的梳理,基于食品公司章程的规定,集团公司应当依法向食品公司履行出资义务,完成“娃哈哈”系列商标转让的登记备案。
 
  “网红带货螃蟹解冻后全是黑水”被中消协点名
 
  2月11日,中消协发布2025年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辛巴带货880元海鲜大礼包螃蟹解冻后全是黑水”被列为餐饮消费类典型事件。
 
  案例显示,春节期间,多名消费者投诉称,辛巴带货880元海鲜大礼包螃蟹解冻后全是黑水无法食用。辛巴发布说明并道歉,其海鲜供应商尖锋食客回应称,将赠送一瓶五粮液作为补偿。
 
  中消协指出,电商领域信任危机凸显,虚假发货、优惠政策隐蔽条款、骗取补贴等乱象让不少消费者“闹心”,商家营销行为有待规范。长远来看,这将严重影响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

  最高检披露“油罐车运输食用油”案进展
 
  2月13日,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厅长杜学毅介绍,目前,天津、河北两地检察机关已对“油罐车运输食用油”案件提起公诉。
 
  杜学毅介绍,2024年,最高检依法加大对危害食药安全犯罪重大敏感案件的督办指导力度。指导天津、河北检察机关办理“油罐车运输食用油”案件,主动商公安部、最高法形成会议纪要,目前两地均已提起公诉。
 
  网店假冒“必吃榜”卖了100万单?平台回应
 
  近日,关于“网店假冒必吃榜卖了100万单”的话题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
 
  据公开报道,2024年11月,上海普陀警方查处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案件。2024年11月初,上海普陀警方接辖区居民李先生报警称,其在某餐厅就餐时发现店内悬挂“必吃榜”牌匾,但线上查询未找到相关信息,且餐品口感较差,疑似虚假宣传。经查,该牌匾系餐厅老板从某网店购买,涉案网店实际经营人陈某、李某自2023年1月起,设计、制作并销售假冒“必吃榜”牌匾上万个,非法牟利一百余万元。目前,陈某、李某及员工林某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对此,美团旗下大众点评“必吃榜”相关负责人回应称,自2024年6月以来,平台已线下治理了近150家违规或假冒使用“必吃榜”上榜荣誉的餐饮商家,线上治理商家数量达上千家,并配合警方捣毁多个售卖“假奖牌”的涉案团伙。此外,美团还透露,2024年6月至今,平台通过线下巡检、线上技术识别等手段,持续打击违规行为。
 
  本文由食品伙伴网食品资讯中心编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news@foodmate.net。
 
 
推荐产品&服务MORE>>